|
张卓文,男,博士,教授,1958年出生于湖南省汨罗屈原行政区。华中农业大学林学院任森林培育学学科带头人。主要承担的课程有林木种苗学、造林学、育林学、经济林栽培、专业英语等课程。自1984年以来,从事林业科学研究并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SCI5篇。论文涉及林木常规育种、森林水文、森林生态、竹类研究及近自然林业等方面,多项成果获奖。曾在英国、爱尔兰工作多年。
通信地址咨询QQ、微信:2544906,等. 长岭岗日本落叶松种子园不同家系种子品质的研究. 种子,2008,27(1): 801-211
20.梅莉,王政权,程云环,韩有志,张卓文. 水曲柳和落叶松细根颁布与土壤有效氮的关系.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8,27(1): 117-121
21.王冬云,张卓文. 流溪河毛竹林水文生态效应研究.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8,25(1): 37-41
22.雷云飞,张卓文,苏开君,等. 流溪河森林各演替阶段凋落物层的水文特性.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7,27(6): 38-43
23.崔鸿侠,张卓文等. 不同森林类型林下灌草层和水文效应分析. 水土保持研究,2007,(5): 181-184
24.冯小虎,张卓文,陈宏玲,等. 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与管理.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7,27(5): 60-63
25.苏开君,王光,马红岩,张卓文,等. 流溪河小流域针阔混交林林冠降雨截留模型研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7,27(1): 60-64
26.刘刚,张卓文. 浸水深度对池杉树干形态结构及生长的影响.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25(4): 22-23,60
27.张卓文等. 三峡库区莲峡河小流域马尾松林冠降雨截留模拟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6,25(3): 318-322
28.隋娟娟,张卓文等. 日本落叶松种子园花粉散发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中南林学院学报,2006,26(2): 55-59
29.徐有明,林汉,张卓文,等. 火炬松种源顺纹抗压强度变异及与树龄、晚材率、木材密度相关分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5,33(4): 19-22
30.张志永,张卓文等. 5种主要森林类型涵养水源能力研究. 福建林学院学报,2005,25(2): 171-175。
31.陈玉生,张卓文等. 连峡河小流域不同林分森林凋落物持水特性研究.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5,24(2): 207-212。
32.崔鸿侠,张卓文等. 三峡库区莲峡河小流域马尾松水文生态效应研究.中南林学院学报,2005,25(2): 46-49
33.刘刚,张卓文. 区域森林资源动态模型的建立及其可持续经营方法的研究. 森林资源管理,2004,(4): 38-43
34.张卓文等. 笋用雷竹林引种后新立林生长规律与经营密度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4,23(3): 348-351
35.张卓文等. 小流域森林水文监测管理信息系统(FHM-MIS)的设计与开发. 湖北农业科学,2004,(4): 20-23
36.张卓文.大学校园环境质量两级模糊综合评价. 中南林学院学报,2004,24(2): 77-81.
37.张卓文. 杉木种子园无性系球果及其种子分布特征. 福建林学院学报,2004,24(1):45-49
38.张卓文. 崇阳杉木种子园无性系花粉活力及花粉萌特性研究. 种子,2003,(5) : 79-80.
39.沈宝仙,李明鹤,张卓文,梅勇. 杉木成年树侧枝复壮苗造林试验初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3,22(3): 282-294
40.张卓文. 柳杉生长过程分析及生长阶段划分. 中南林学院学报,2003,23(3): 46-51
41.张卓文等. 崇阳杉木无性系种子园花粉散发与空间分布特性研究. 种子,2001(5) : 15-17
42.张卓文等. 崇阳杉木无性系种子园球花在树冠中的分布及其配子产量研究.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1(2):176-180
43.张卓文等. 雷竹引种后地下鞭生长规律研究.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1,20(1):77-80
44.张卓文,胡超宗,金爱武.雷竹鞭侧芽发育为笋的形态结构观察. 竹子研究汇刊,1996,15(2): 60-66
45.胡超宗,张卓文. 雷竹鞭侧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 浙江林学院学报,1996,13(1): 1-5
46.金爱武,张卓文. 雷竹鞭侧芽分化过程中核酸含量、过氧化物酶和淀粉酶同工酶的变化. 竹子研究汇刊,1996,15(1):14-20
47.胡超宗,张卓文. 雷竹鞭侧芽分化过程中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的变化. 竹子研究汇刊,1995,14(2): 31-38
48.李启良,张卓文等. 毛竹低产林改造及其效果. 浙江林学院学报,1995,12(1)咨询QQ、微信:2544906素. 分析化学,1987,15(10):909-911
66.张卓文. 杉木花粉几个性状分析. 福建林学院学报,1987,7(3):111-116
67.俞新妥, 张卓文等. 不同地理种源杉木种子几种同工酶的初步研究. 福建林学院学报,1986,6(1):1-8
68.张卓文.在关马尾花粉研究初报. 福建林学院学报,1985年增刊:43-51
69.周庆华,张卓文(张作文). 摄影测量技术在测量土壤侵蚀方面的应用. 中国水土保持,1985,(8):58-61
专利:
多级组合循环开沼气发生装置 专利号:ZL 02 2 79629.0 (排名第一)
获奖情况
1.1991年12月在浙江林学院第一届科技大会上论文“杉木花粉生态学特性研究”获优秀论文一等奖(排名第一)。
2.1994年12月所主持承担的自然基金项目“杉木球花及花粉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科学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
3.1994年11月在浙江林学院第二届科技大会上被评为“优秀科技工作者”。
4.1994年11月在浙江林学院第二届科技大会上论文“柏木球花及花粉特性研究 ”获优秀论文二等奖(排名第一)。
5.2004年“雷竹生物学特性研究与早产高产稳产技术体系”获湖北省科技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
6.2004年获华中农业大学教学质量二等获。
11. 2004年论文“Pollen dispersal and 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seed orchards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被评为湖北省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排名第一)。
12. 2004年论文“Differences in Flowering Characteristic among Clones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被评为湖北省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排名第一)。
13.2004《森林培育学》评为华中农业大学优质课程(排名第一)。
14.2006获华中农业大学教学质量三等获。
15.2008年“雷竹生物学特性研究、关键技术创新集成与推广利用”获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广二等获(排名第一)。
16.2009年“大别山中部地区不同森林群落类型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论文获奖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优秀论文二等奖(排名第二,通讯作者)。
专著与教材
1.参编《俞新妥文选》,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参编“十一五”规划教材《林学概论》,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