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考研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考研面试增加印象分,实用新型专利包过申请发明专利申请并不难,代写全部材料,轻松申请!包过加急版发明专利申请,保研、考研面试加分利器!破格复试、破格录取交流
查看: 1222|回复: 0

导师信息#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导师介绍#王红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21 04:2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明专利申请,代写全部材料。
王红雨(教授、博导)
姓 名 王红雨 性 别 出生年月 1961.12
职 称 教授 职 务 最终学历 博士研究生
学 位 博士 电 话 手 机
所在院系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E-mail Why.nxts@163.com
研究方向 土力学地基与基础 通讯地址
教育背景:
1980.9~1984.7,宁夏农学院水利系,全日制本科,获工学学士学位1990.9~1993.7,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获工学硕士学位2002.9~2005.9,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全日制博士研究生,获工学博士学位2007.10~2008.4,国立日本岛根大学综合理工部合作研修,研究方向“城市化建设中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2013.11~2014.11,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工学院土木工程系访问学者(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研究方向“Response of an Existing Integral Bridge to a Combined Thermal and Gravity Loading”&“Experiment Research on Shear Strength Properties of Clay Soils”
工作履历:1984.7~2003.2,宁夏农学院水利系工作,助教、讲师、副教授2003.3~今,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副教授、教授
承担主要课程:
本、专科生:《水利工程施工》、《水利工程地质》、《地下水利用》、《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研究生:《高等土力学》、《地下水动力学与渗流数值模拟》
学术兼职:
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基坑工程工作委员会委员宁夏水电学会秘书长宁夏力学学会副秘书长
研究领域:岩土工程(环境岩土工程、地基基础与土力学等有关课题)水利工程(与农田水利工程相关的水工结构问题)
研究概况:近年主持纵向课题2015.1~2018.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明流冲刷与渗流潜蚀共同作用下土工袋固坡模式及应用研究”,编号:414620102014.1~2016.12,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导类)项目““坝前淤积面加坝”技术的机理与工法研究”,编号:201364011100032013.1~2016.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双向抗冻胀变形控制的U 形渠道防渗衬砌结构研究”,编号:512690232011.1~2013.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干-湿与冻-融交替循环作用下垃圾填埋场复合防渗系统长期防渗性能的研究”,编号:410620042009~2011,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寒区旱区垃圾填埋场复合防渗系统设计研究” 编号:NZ09422007~2009,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城市化建设中地下水环境变化及其对建筑物影响的研究”,编号:2071262007~2008年,宁夏高等学校基金项目“城市过街地下通道结构设计与工法研究”
近年主持横向课题
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综合开发技术推广项目“宁夏农业综合开发暗管排水技术现状调查研究”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综合开发技术推广项目“宁夏农业综合开发暗管排水技术规程制定”2015年,青铜峡市农业综合开发技术推广项目“宁夏引黄灌区排水沟道固坡防塌治理模式对比试验与示范”2014年,青铜峡市农业综合开发技术推广项目“小型U形渠道衬砌施工质量控制及其防渗抗冻胀效果研究”200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项目“农业综合开发如何支持农民用水协会的发展”
奖励与荣誉:
2011年,论文“Design for composite liners of landfill under alternating cycles of wetting-drying and freezing-thawing”获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一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2010年,“软土地基复杂基础工程分析理论与工程应用”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证书编号20104539-2-R10)2009年,论文“极限荷载作用下临近基坑c-φ土地基的破坏模式”获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2007年,论文“临近基坑条形浅基础地基承载力的下限估算”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九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2005年,论文“基坑附近既有建筑物地基承载力减损值的估算”获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八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学术成果:[1] 武慧芳,陆立国,王红雨. 宁夏引黄灌区泵站建筑物安全评价研究[J], 人民黄河, 2015, 37(5):143-148.[2] 王红雨,邢毓航,唐少容,张学科. 冻融循环作用下宽级配砾质土的渗透特性[J],工程地质学报,2015,23卷3期.[3] 王红雨,朱洁,李雨佳,杨燕伟. 宽级配砾质土作为GCls防渗垫保护层的抗剪强度试验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5,23卷2期.[4] 李雨佳,王红雨,唐少容,张学科. 压实宽级配砾质土干-湿循环效应研究[J],岩土力学, 2014, 35(Z2):272-277.[5] 李翠玲,王红雨. 两拼式U形渠道混凝土衬砌结构冻胀破坏力学模型[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4(5):86-89.[6] 李雨佳,王红雨,杨旭. 干-湿循环条件下压实宽级配砾质土SWCC研究[J],人民黄河, 2014,36(2):107-111.[7] 唐少容,王红雨. 考虑动态温度变化的渠道衬砌结构数值模拟[J],建筑科学,2014,30(Z2): 104-108.[8] 王红雨,彭飞,张学科. 宽级配砾质土与GCL接触面抗剪强度试验研究[J],中国建筑学会60周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北京.[9] Hongyu Wang. Design for composite liners of landfill under alternating cycles of wetting-drying and freezing-thawing[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1,163-167(5): 4464-4469.[10] 路瑞利,方树星,王红雨.基于Modflow的某水源区地下水开采三维数值模拟[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44(5):618-623.[11] 王红雨,徐黎,刘国庆.宁夏WUA项目区实施“量水到户”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5:45-49.[12] 王红雨,张学科.宽级配砾石土作为GCLs/GM防渗垫保护层的可行性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0,37(6): 102-107.[13]杨燕伟,王红雨, 路瑞利. 宁夏引黄灌区按水文边界组建WUA合理规模的探讨[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0,4:26-29.[14] 路瑞利,王红雨,杨燕伟.宁夏某区地下水开采数值模拟研究[J],第三届全国水工岩石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250-107.[15] 路瑞利,王红雨,杨燕伟.基于CAD的拱坝廊道三维仿真技术的应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9,7:68-71.[16] 王红雨,周斌.小型U形渠道标准断面量水的简化方法[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9,10:99-102.[17]王红雨.临近基坑既有建筑物地基的抗剪强度指标[J],岩土力学, 2008,29(8):2215-2220. 王红雨,杨敏.极限荷载作用下临近基坑c-φ土地基的破坏模式[J],岩土力学,2007,28(8):1677-1681.[18] 王红雨,杨敏.临近基坑条形浅基础地基承载力的下限估算[J], 岩土工程学报, 2006,28(8):1044-1048.[19] 王红雨,杨敏.临近基坑条形基础地基承载力简化上限解[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3):319-324.[20] 王红雨,杨敏.临近基坑条形基础地基承载力减损的数值模拟[J],工业建筑, 2006, 36(6):54-58.[21] 王红雨.节水灌溉条件下宁夏银北灌区地下水动态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6,2:20-23.[22] 任可,王红雨. 灌区输水渠道渗漏损失测算与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6, 12:66-68.[23] 王伟,杨敏,王红雨.竖向荷载下桩基础的通用分析方法[J],土木工程学报, 2006,39(5):96-101.[24] 王伟,杨敏,王红雨. 竖向受荷长短桩基础的侧端阻力分析方法[J],工程力学, 2006,23(11):133-138.[25] 王红雨.节水灌溉条件下宁夏银北灌区地下水动态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6,2:20-23.[26] 王红雨,杨敏.基坑附近既有建筑物地基承载力减损值的估算[J],土木工程学报, 2005,38(8):95-101.[27] 王红雨,杨敏.临近基坑矩形浅基础地基承载力上限估算[J],岩土工程学报, 2005,27(10):1116-1122.[28] 王红雨,杨敏.桩筏基础分析方法与优化设计对策[J], 建筑结构, 2005, 35(11):69-72.[29] 王伟,杨敏,王红雨.竖向受荷长短桩基础的位移分析方法[J],岩土工程学报, 2005, 27(11):1323-1328.[30] 马春花,全达人,王红雨.灌溉用水质量的化学评价概述[J],灌溉排水,1997,16(2):57-60.[31] 王红雨,詹炳善.频谱分析方法在矿坑涌水量计算中的应用[J],同济大学学报,1995, 23(3):356-359.[32] 王红雨,全大人. 井灌区规划井距的确定方法[J],灌溉排水,1995,14(4):41-4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111考研网论坛

GMT+8, 2025-2-1 11: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