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考研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考研面试增加印象分,实用新型专利包过申请发明专利申请并不难,代写全部材料,轻松申请!包过加急版发明专利申请,保研、考研面试加分利器!破格复试、破格录取交流
查看: 336|回复: 0

导师信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导师介绍#陆益龙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14 21: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明专利申请,代写全部材料。
简介
陆益龙,1966年生,安徽省枞阳县人。2000年在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获社会学博士,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出站,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学会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主要研究领域有咨询QQ、微信:2544906化解机制与秩序建构”,《人文杂志》2011(6)
8.“转型社会的农村各阶层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2)
9.“纠纷解决的法社会学研究咨询QQ、微信:2544906城镇化道路与中国农村发展”,《创新》2010(1)
11.“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需求及影响因素”,《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2)
12.“建设安全的市场文化”,《人民日报》理论版2009.06.08
13.“关系网络与农户劳动力非农化转移-基于2006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实证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1)
14.“转型社会的农村各阶层分析-新农村建设的经验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2)
15.“灾害社会学建设与防减灾意识的构建”,《光明日报》理论版2008-10-07
16.“转型社会研究中的定性与定量方法”,《教学与研究》2008(6)
1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模式及误区”,《北京大学学报》2007(5)
18.“乡土中国的转型与后乡土性特征的形成”,《人文杂志》2010(5)
19.“制度创新、市场与中国农村发展”,《江海学刊》2010(3)
20.“超越直觉经验咨询QQ、微信:2544906化改革咨询QQ、微信:2544906格局与不确定性”,《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8(1)
28.“‘小皇帝’会提高婚姻稳定性吗?城市社会子女构成与离婚风险的实证分析”,《学海》2008(2)
29.“新农村建设的制度需求与供给”,《天津社会科学》2007(3)
3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构性困境—安徽凤阳县的经验考察”,《江淮论坛》2007(4)
3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比较——凤阳县小岗村和赵庄的经验”,《江海学刊》2007(3)
32.“节水型社会核心制度体系的结构及建设”,《河海大学学报》2009(5)
33.“发展与滞后的并存咨询QQ、微信:2544906化”,《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发展报告》2007
37.“文化多元化与社会认同”,《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发展报告》2009
38.“社会观念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现状及动向”,《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发展报告》2010
39.“节约合作的实现机制与节水型社会的建构”,《中国环境社会学》(论文集)2007
40.“市场转型会消除户籍制度壁垒吗”,《制度转型与社会分层》(论文集)2008
41.“民族社会学”,《中国社会学30年》(论文集)2008
42.“Does hukou still matter?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and its impacts o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8(2)
43.“Do "Little Emperors" enhance marital stability?-Evidence from urban China”. Journal of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2010(1)
44.“Multiple ways of urbanization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Studies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2011(2)
44.“加强机制建设完善灾害风险社会管理体系”,《中国环境报》2011.5.31
45.“‘人文北京’:从理念到社会建设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1)
46.“农户的耕地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基于2006CGSS的实证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12(2)
47.“从乡村集市透视农村市场发展”,《江海学刊》2012(3)
48.“从文化自觉迈向理论自觉”,《甘肃社会科学》2012(3)
49.“农民市场意识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6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实证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3)
50.“论当代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的关系”,《温州大学学报》(第二作者)201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111考研网论坛

GMT+8, 2025-2-3 06: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