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大学研究生材料学专业介绍如下咨询QQ、微信:2544906。其中包括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重大项目。2006年以来在国际国内核心刊物共发表论文429篇,其中SCI、EI收录300余篇次,出版专著5部。获科技奖励19项,其中省部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5项、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1项。申请专利35项,其中2项为申请美国专利。本学科也十分注重基础研究与知识更新对科技进步的支撑促进作用。在材料织构与晶界设计、合金相图与合金设计、新型永磁材料、非晶纳米晶材料、高温合金、高性能钢铁材料、高强铝合金和先进陶瓷材料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基础性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们的关注。目前与University of Oxford, University of Metz, Tohoku University, 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等国际著名大学的相关学科之间建立起了合作研究或学术交流关系,使基础性研究逐渐与国际前沿性研究接轨并同步发展。实验室拥有较完备的材料研究大型先进仪器设备,如透射电子显微镜、配备EBSD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万能材料实验机、高精度异步轧机、综合热分析仪、真空超强磁场热处理系统、大功率固体激光器、真空熔炼炉等等,具备了开展高水平科研活动的装备条件和硬件设施。
二、培养目标
着眼于21世纪国家建设,本学科主要培养品学兼优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通过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研究,使学生具备坚实而广博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本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良好的合作奉献精神,能够承担本学科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或专门技术工作。
三、学习年限与学分要求
全日制攻读:学习年限2学年,最低学分:30学分。在职攻读:学习年限2~3学年,最低学分:30学分。
四、研究方向
1.材料组织与性能的计算机模拟2.合金相图与合金设计3.材料织构设计与控制4.材料表面技术5.特殊外场处理技术6.热处理及焊接技术7.高性能钢铁材料8.高性能铝、镁合金材料9.高温材料10.金属基复合材料11.永磁材料12.软磁材料13.特殊功能材料与薄膜材料14.先进陶瓷材料15.粉末冶金材料16.纳米材料17.陶瓷复合材料18.特种耐火材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