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考研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考研面试增加印象分,实用新型专利包过申请发明专利申请并不难,代写全部材料,轻松申请!包过加急版发明专利申请,保研、考研面试加分利器!破格复试、破格录取交流
查看: 406|回复: 0

专业介绍#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专业介绍#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4 14:5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明专利申请,代写全部材料。
武汉大学研究生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介绍如下: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三年制)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卫生改革与发展要求,专业基础宽厚,知识结构合理,既能从事卫生管理教学,又能从事科学研究,既能从事卫生机构的经营或管理工作,又能从事卫生行政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和政策水平,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团队合作精神,身心健康。
2.熟悉卫生事业或卫生经济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系统扎实的公共管理和经济科学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卫生事业管理理论、卫生经济学与医疗保险理论、医院经营与管理等理论技术与方法,具备较为开阔的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学术视野,掌握现代信息管理技术手段,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略通第二门外语。
二、研究方向
1.卫生政策与健康政策主要运用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经济学、法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卫生政策的形成、执行、评价、国际比较等。
2.医院管理主要运用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医疗卫生的生产与提供,医院人力资源、医院风险管理、医院的运营机制和改革与发展。
3.卫生政策与卫生法主要运用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经济学、法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卫生政策、医疗卫生法律。
4.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主要运用经济学、社会保障、社会学、统计学、公共政策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卫生服务的成本与效益、成本与效果、医疗救助、医疗保险及其国际比较等。
开设课程:社会医学研究、健康管理研究(含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研究、健康心理学研究)、卫生政策研究、卫生经济研究、卫生服务研究等。加选课程:公共组织管理或公共政策、公共经济学。
5.卫生公共关系主要运用社会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卫生领域组织内外部公共关系、公共关系传播、公共关系危机、公共关系技巧等。
6.心理健康与管理主要运用社会学、管理心理学、心理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公共卫生管理、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影响健康的生理、社会和心理因素,以及促进健康发展的教育方法和技术。
7.健康促进与健康管理主要运用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社会医学、医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影响健康的因素和行为,通过教育、管理,改变人们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三、学习年限
本专业研究生实行以2~3年弹性学制,最长不超过4年,其中课程学习1年。申请提前毕业的研究生(学术型)应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其他培养环节的考核,成绩优秀,创新能力强,必须在本学科指定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且署名单位以武汉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至少2篇。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本专业每位研究生应修满的学分总数不少于42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为5学分,一级学科通开课8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4学分,自选课为13学分,实践环节2学分,学位论文10学分。
五、必修环节
1.实践环节本专业研究生应在院、系统一安排下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包括教学实践、挂职锻炼、社会调查、科研调研等活动,总实践时间不低于15天,专业实习总时间不少于3个月。
2.开题报告与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可以采取闭卷、开卷、课程论文、发表论文等灵活的方试进行考核。在学习中期(第5学期之前),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的综述研究,并向专业指导小组进行开题报告,未进行开题报告或3次未通过开题报告的研究生,延期毕业。
六、学位论文
通过开题报告,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可以开始学位论文撰写工作。论文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与应用价值,原则上应与导师的研究方向一致,并与开题报告的内容相吻合,如与开题报告内容不一致,应重新进行开题报告。
论文要求立论正确,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资料翔实,文字通畅,具有独到见解或创新。论文写作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论文工作检查、论文评阅和答辩程序应符合学校和学院的有关规定。
七、培养方式
本专业研究生的培养,采取以指导小组集体培养为主,导师个别指导和指导小组指导相结合,在条件成熟时实行双导师制。
积极搭建研究生培养的各种合作平台,努力推动联合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专题讨论、课题研究,加强研究生文献阅读与信息检索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创造精神、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善于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111考研网论坛

GMT+8, 2025-2-2 01: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