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培养目标
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备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献身科学的敬业精神、良好的合作风格和严谨的科学作风的高级专门人才。
1.硕士学位咨询QQ、微信:2544906古代大塘坡间冰期古环境同位素示踪研究,(b)大海岩型铀矿床的生物直接成矿机制及其对核废料管理的意义,(c)隐生宙向显生宙过度期间海洋Nd,Sr同位素演变及其意义,(d)华南印支期花岗岩成因与板内造山作用,(e)武夷山及其邻区加里东期花岗岩成因研究;(4)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咨询QQ、微信:2544906古代-早寒武纪)古海洋Nd-Os-Pb-Sr同位素演化及其古环境意义;(5)教育部重大项目:华南铀矿床形成机理与富集分布规律;(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子课题):海相白垩纪重大地质事件与气候变化;(7)核工业科研项目:(a)地幔流体与粤北花岗岩型铀成矿作用研究,(b)江西橄榄玄粗岩系列火山岩及其与铀成矿关系研究,(c)湘南、桂北花岗岩型、外接触带型铀矿控矿因素和找矿模式研究;(8)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半导体及光通讯用超纯石英砂产业化
四、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三年,硕-博连读五年,博士研究生三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