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考研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考研面试增加印象分,实用新型专利包过申请发明专利申请并不难,代写全部材料,轻松申请!包过加急版发明专利申请,保研、考研面试加分利器!破格复试、破格录取交流
查看: 1285|回复: 0

专业介绍#同济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哲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6 09: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明专利申请,代写全部材料。
一、简介
同济大学哲学学科创建于1946年,为上海最早的哲学系和哲学专业。1949年本学科被整体调入其他院校。本世纪初,同济大学决定恢复哲学学科,并于2003年设立了外国哲学和美学两个硕士点,2004年恢复了哲学本科专业的设置与招生。2005年获批外国哲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和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07年外国哲学二级学科入选上海市重点学科;2011年获批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哲学学科入选上海市一流学科建设计划。
本学科涵盖面广、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在中国古代思想、古典学、德国哲学、法国哲学、欧洲基督教哲学、哲学心理学、艺术哲学、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或优势地位。本学科学术梯队结构合理,中青年学者居多,学术实力强,各方向学术带头人均在相关领域有重要建树。在本学科四大模块中,中国哲学模块(中国哲学、古典学)的张文江、林安梧、柯小刚、曾亦教授等,外国哲学模块(外国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孙周兴、冯俊、陈家琪、刘日明、梁家荣、徐卫翔、林子淳、谢志斌教授等,当代哲学模块(科学技术哲学、伦理学、哲学心理学)的王静、曾建平、赵旭东教授等,美学模块(美学、文化哲学)的万书元、孙周兴、聂圣哲、郭世佑、叶隽教授等,均为相关领域里有相当学术造诣的学者。此外本学科还有一批学有专攻、学术前景广阔的年轻学者队伍,他们是本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本学科授予哲学硕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的哲学硕士应具有较深厚的学术素养、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独立的科研能力,能熟悉所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状况,能够对某一学术问题进行较深入的研究;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具有一定的外文写作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关心社会,践行道德,具有担当精神;能胜任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科研以及党政、宣传、媒体、宗教、对外文化交流和企事业管理等工作。
三、研究方向
本学科包括四大培养与教学模块,共21个研究方向。
一)中国哲学模块:
1、中国哲学(古代思想研究、现代汉语哲学)
2、古典学(经学研究、古典诗学研究);
二)外国哲学模块:
1、外国哲学(德国哲学、法国哲学)、
2、西方马克思主义(欧洲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3、宗教学(欧洲基督教哲学、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
三)当代哲学模块:
1、科学技术哲学(分析哲学、技术哲学)、
2、伦理学(理论伦理学、应用伦理学)
3、哲学心理学(实存哲学与精神分析、文化心理与心身修养);
四)美学模块:
1、美学(艺术哲学、文化产业研究)
2、文化哲学(文化哲学与比较文化研究、中国近代文化史)。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硕士生学制为2.5年,其中课程学习1~1.5年,论文工作不少于1年。硕士生的在校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对部分提前完成培养计划(在校注册时间不少于1.5年)、学位论文符合申请答辩的研究生,经过规定的审批程序可以提前答辩、毕业并申请学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111考研网论坛

GMT+8, 2025-2-2 18: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