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经济新闻系成立于2000年,是全国最早开办的经济新闻本科专业之一,培养具有新闻业务能力并且掌握经济学知识的专业财经新闻从业人员。2007年开始招收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11年获得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经济新闻是新闻传播学和经济学交叉的新型学科。上海财经大学在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拥有雄厚的研究实力。我系充分借助和整合了这些学科的优势资源,在办学理念、专家队伍构成、课程设置、学科发展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新闻传播学与经济学的融合。
经济新闻系拥有一支高学历、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所有专业教师均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博士占85%,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到75%。本系教师具有新闻传播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背景,并且有博士后和海外访学的研究经历,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
我系充分利用校内外两种资源,将经济新闻实务与媒体前沿动态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并且聘请了《解放日报》、深交所、英国《金融时报》等机构的资深业内人士担任兼职教师。
我系注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在《新闻与传播研究》、《现代传播》、《新闻大学》、《新闻记者》等国家权威及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教材、译著二十余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课题十余项,并多次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在学术界及新闻业界都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经济新闻系在学生培养中,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开放式办学方针。将课堂教学与对外交流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如组建财经新闻兴趣活动小组及经济学名著读书会。
多年来,我系学生先后前往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捷克等国家的知名高校,进行交流学习。
经济新闻系就业情况良好,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并且实现了高水平就业。
在人才培养方面,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硕士生就业率在91%以上,并且实现了高水平就业。学生就业单位包括《新世纪周刊》、《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营报》、《解放日报》、《上海证券报》、《第一财经日报》、凤凰卫视、路透社、道琼斯公司等国内外知名媒体,以及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中国工商银行等大型企业,毕业生受到用人机构的普遍欢迎。本科毕业生中的徐瑾同学(2007年毕业)已经担任英国金融时报(FT)中文网财经版主编,陈婷已成为《理财周刊》保险业首席记者(2004年毕业);孟群舒(2005年毕业)任职于《解放日报》经济部,曾获上海市新闻奖二等奖;秦媛娜(2006年毕业)在《上海证券报》工作期间参加了新华社有关资本市场调研,成果得到中央领导部门的重视与批示。研究生中,不少学生毕业后都在国内重要媒体工作,成绩突出,获得多个奖项,如柴华同学2009年7月研究生毕业。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工作,任时政采访部记者,跑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条线。张丽华,2009年6月新闻学专业毕业后在《第一财经日报》工作;关健,2009届上海财经大学经济新闻系毕业生,目前在《新闻晨报》互动新闻部;钟啸2010年6月入职《南方日报》经济新闻中心,从业至今,主要负责铁路、航空等多个领域报道,共完成60余万字报道,其中报社评定优秀稿件超过170篇;刘锟2011年7月份正式入职解放日报,目前主要负责市经济和信息化委、中小企业、创意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航天,以及杨浦区的新闻采访报道等。
此外,有学生在复旦大学、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波士顿大学、弗吉尼亚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
经济新闻系主要教师介绍咨询QQ、微信:2544906条件下的多元新闻框架———以企业报道等为例》;《全球化视野中的财经传媒与中国经济安全》;《当代中国主流媒体与主流价值观之构建》等。
经济新闻系副主任王学成,博士、副教授,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美国波士顿大学传播学院访问学者,美国佛罗里达大学高级访问学者。近年来从事西方媒介集团研究,其学术专著《全球化时代的跨国传媒集团》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主要论文有咨询QQ、微信:2544906博士、副教授,曾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新闻报道、理论文章数十篇,主要论文有《论调查性报道的偶然性因素》、《法学家视野中的司法与传媒》等,曾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三等奖;主编《经济新闻史》一书;主讲《中国新闻史》、《新闻摄影》、《媒介集团经营与管理》等课程。
潘霁: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博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社交媒体和移动媒体使用与效果方面的实证研究。在国内国外的传播学期刊都有一些发表。目前担任本科专业英语,大众传播学,硕士阶段传播研究方法,传播学前沿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青年教师唐齐昉,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美国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UNC-ChapelHill)新闻与大众传媒学院访问学者。任经济新闻系实验室主任。具有在美国高校做媒体研究访问学者的经历。主要发表论文有:《采访在现代电视纪录片中的作用》;《改进电视新闻传播策略?应对公共安全危机事件》,《IPTV的四维商业模式探讨——以Fastweb、PCCW、RTC为例》等。
青年教师周晓红,硕士,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学院,现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在读博士生,曾在英国高校做媒体研究访问学者。具有广泛的平面媒体实践经验,曾在人民日报、解放日报集团等多家新闻单位参与新闻采写、编辑工作,主讲“新闻采访与写作”、“大众传播学”等课程,发表论文有:《试论新闻传播中的人文关怀》、《报纸大众趋向与报业结构失衡》,《2008中国新闻学研究回顾》,《新闻大学》2009年夏季刊;《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预警性经济新闻初探》,《新闻记者》2010年第4期等。
青年潘霁: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博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后,副教授。参与美国国务院富布莱特国际领袖访问者项目。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媒体营销,传播效果和社会网路分析等。担任了“新媒体,新营销”,“传播研究方法”,“传播学前沿”等课程。代表论文主要包括《用使用滿足來預測人們對互聯網的喜愛程度》;《性别与社会资源:新加坡的社交媒体数码沟》;《意识形态和文化变迁:新华社如何塑造“中国企业家”形象》;和《归罪政府与商家:美国主流报纸“中国制造”质量问题报道》等
经济新闻系主任:林晖;经济新闻系副主任:王学成、张谦;经济新闻系实验室主任:唐齐昉;联系电话:021-65901125,65901140
经济新闻系大事年表
2000年9月
首届新闻学专业(经济新闻方向)本科生入学。
2004年6月
第一批本科生毕业,就业单位包括《解放日报》、《文汇报》及《每日经济新闻》等。
2004年9月
与国际工商管理学院联合培养媒介经营管理方向的硕士生。
2007年9月
首届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开设了经济新闻、新闻传播实务和媒介经营与管理方向。
2011年4月
获得了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开设经济新闻、媒介经营与管理、新媒体与商务传播、广告与营销专业方向,现已开始招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