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专业介绍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是硕士学位授予点。
一、专业概况
流行病和卫生统计学是医学科学重要的基础学科和方法学科。随着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的数据分析需要更多统计学知识,流行病学和统计学的结合越来越重要,在这个大的背景下,中国人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诞生于2006年,所以流行病和卫生统计学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学科。
二、主要研究方向
(1)流行病与医学统计学
(2)卫生统计学
三、研究内容
主要研究医学实验设计方法、比如卫生管理统计指标的设计与标准值问题,医院统计评价指标的筛选方法、医院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临床试验与流行病学研究试验的观察方法、医学数据统计处理的一般模型、多元统计分析及其稳健估计方法、多层结构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等。与国际流行病与医学统计学科发展方向接轨,用统计方法解决流行病与医学统计中的实际问题,解决医学中的问题并指导实践。
四、专业培养目标
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研究生达到:
1、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以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热爱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为预防医学事业献身的精神。
2、必须掌握扎实的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一定的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理论。同时必须具有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国内外的发展方向和前沿动态。能较好地运用所学习到的知识对人群健康与疾病以及医疗卫生领域中各种事件进行研究。具有在本领域能独立开展研究的能力。
五、师资力量
本专业现有人员8人,其中教授3人(均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3人,讲师2人。主要学术带头人有易丹辉教书,彭非教授和国家“千人计划”胡飞芳教授。中青年老师都有到美国著名大学出国访学经历,比如美国耶鲁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宾夕法尼亚大学、西北大学和北卡州立大学等。师资力量较为雄厚,目前,依托中国人民大学在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的雄厚实力,流行病和卫生统计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在中国人民大学的教学体系内汲取所需要的各种专业知识,为顺利实现培养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六、对外学术交流
本学科借鉴兄弟院校的办学经验,聘请很多国内外优秀的学者做研究报告、讲学。特别是借助于学院优势学科-统计学的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办学经验,本专业也在不断的发展中。自建立以来,先后举办了第一届生物统计国际研讨会、第三届和第四届临床医学研究中的统计方法学术研讨会、第四届临床评价方法与应用国际研讨会、第五届、第六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统计论坛等。
七、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
专业课主要包括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临床流行病学,生物统计,临床设计与实验,生存分析,纵向数据分析,广义线性模型,非参数统计,数据挖掘技术及应用,数据分析与SAS等。
八、毕业生去向
由于流行病和卫生统计学是一个交叉性很强的专业,该专业的学生除了统计学专业知识的学习之外,还要具有扎实的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理论,因此这些学科的发展对于统计学和医学的发展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随着中国市场化、信息化和国际化进程的深化,医学领域都对量化分析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作为统计学和流行病学结合的学科,在科学管理和决策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流行病和卫生统计学专业主要去向集中在制药,医院、疾病控制中心等诸多应用领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