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副代表王民6月2日向联合国秘书长交存了中国政府接受《多哈修正案》的接受书。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将其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国家发展规划,开展了大量适应和自主减缓行动。中国政府已宣布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中国将努力完成既定目标。
二氧化碳排放及《京都议定书》一直是近年来各国争议较大的问题,中国充分体现了大国责任。
2、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6月6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改革要坚持从具体问题抓起,着力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着眼于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把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的改革举措往前排,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实,做到紧之又紧、细之又细、实之又实。(选择题)
该时事可能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查。
3、6月8日,中国外交部在官网上发表题为《“981”钻井平台作业咨询QQ、微信:2544906,未来将有望实现对进口IGBT的全面替代。
注意关键词“首个”、“首条”,为重大科技进步。
7、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铁饭碗”即将全面打破。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明天实施。省人社厅昨日发布了关于条例的解读,指出条例实施后最大的转变是将事业单位与职工确定为“合同关系”,下狠招打破终身制,实现人员能进能出。日前,国家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表示,目前事业单位的聘用合同签订工作还有“死角”,不少单位的合同管理流于形式、作用还没有真正发挥,聘用合同还没有充分体现行业、岗位特点。条例实施后要继续扩大聘用制度的推行面,做到聘用合同应签尽签,消除制度推行的死角。
关注政治体制改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