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考研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考研面试增加印象分,实用新型专利包过申请发明专利申请并不难,代写全部材料,轻松申请!包过加急版发明专利申请,保研、考研面试加分利器!破格复试、破格录取交流
查看: 526|回复: 0

学霸抛弃了医学专业?学医之路前景真的堪忧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7 10: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明专利申请,代写全部材料。
【医学教育观察】
近日,有媒体对今年22个省份36个高考状元进行调查,结果显示:61.11%的状元倾向于报考经济类专业,33.33%的倾向于报考管理类专业,而医学类等专业无人问津。
关乎百姓健康的医学教育,难道真无法吸引优秀学子吗?现在,医学专业真的被高考状元们抛弃了吗?医学教育又面临怎样的处境?
在这个金融才是王道的社会里,如果分数够高,选择够多的话,谁会去选择要读5年、7年、8年甚或10年才能就业但仍然是医院食物链最低端的医学呢?现在资讯这么发达,仍在高中的学生早已洞穿了以后职业及行业发展,他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各行各业的薪水、发展前途、劳累度、社会地位等等,我想相当一部分人首选叱咤风云的经济类专业,而慢热型的医学等专业因为培养时间长、没有客观的收入、国际化程度很低等,自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正如下文中提到的,协和的录取名额都没有招满,我想在情理之中,因为清华协和的吸引力远没有清华金融的吸引力强,当然立志为祖国及世界医学发展的人除外。
选择学医的高分考生变少了吗?
目前,我国医学本科培养时长为五年,硕博研究生还需要三年至五年,培养一个优秀的医学人才需要至少十年时间。医学院校学生通常面临学成之后已经人到中年,却依然要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的尴尬。
除了学习周期长,让部分考生对医学犹豫不决的还有随之而来的成本投入。医学专业学费通常高出其他理工科专业20%左右。例如,2016年四川大学口腔医科、临床医学学费为每年6000元,较普通理科专业高出1500元。
实际上,医学专业的投入成本要比普通专业高许多,实践环节多、设备需求大。医学专业是所有专业中花销最大的,国家目前所提供的补贴还远不能覆盖医学专业需求,这也是医学专业学费比其他专业高的原因。
从在校教育,再到规范化培训阶段,十年间的支出是很大一笔费用。医学专业毕业生薪资比较少,相比其他专业毕业生,可谓投入多产出少。
由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就业蓝皮书: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临床医学类专业“学得久挣得却不多”,学习需要本科5至6年,或本硕连读7年,而在2014届毕业生的月薪方面,外科医生3066元、内科医生2713元,远远不如游戏策划5273元、互联网开发师5174元、建筑师4778元。
即便如此,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室主任马陆亭依然判断,“学医的高分学子并未减少”,医生毕竟是相对稳定的职业,还是会有一大批家长愿意让孩子从事医学,而医学学科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又要求招收基础好、分数较高的学生,高端的医学院校依然能够吸引优秀的学生。
分数线居高不下,内部分化明显
分数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出专业受欢迎程度,包括临床医学在内的医学专业整体依然有较强竞争力。
尽管面临学习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的种种现实,但是记者调查发现,医学专业并非像一些媒体所认为的那么“冷清”。
近几年,全国范围内几所重点医学部(院)在国内各省的招生录取线除了个别省份以外都在600分以上。2016年,上海交大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北大医学部、浙江大学医学院在福建地区的录取线均高出本一线182分、178分、176分、135分。
综合实力靠前的医学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居高不下,普通医学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也不低。2016年,在北京地区,医学类院校基本能保持在600分以上,而且招生规模稳中有升。此外,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处于第二批次录取的医学院校的录取线,也比所在省份的录取线高出30分左右。翻阅近几年医学院校的分数线,这种格局几乎没有变化。
然而,高分数线的背景下却隐藏着一些问题。
北京中医大学副校长翟双庆坦言,当前医学专业内部方向分化比较明显,在医学大类招生中,临床医学比较吃香,而基础医学理论,药学、中医报名人数相对较少,“不平衡”的现象在医学院校内部普遍存在。
高强度的执业状况令人担忧
根据《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调查显示,目前国内八成医生每天工作8~12小时,近七成医生每周工作时间超过50小时。
而如此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方向的研究生王凯从第一天进入医学院就开始了,比起其他专业,“学医的压力要大很多”。一天近十个小时用来学习和实验,几乎没有假期。这个学期,他一周有17节课。如果真正要成为一名医生,还要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还要考执业医师资格证。
欧美等国家的医学教育师生比例是1:6,我国高校师生比标准则是1:16,“国内医学院能够达到这个标准就已经很不错了,而实际情况远远低于这个数字”。然而,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可能并不能换来患者的理解,让医院里实习工作的同学们更为担忧的是随时可能发生的暴力伤医及医患纠纷。
“医疗服务不是商品交易,并不是花钱就一定能把病治好”。当前,受到非理性因素支配下产生的医闹,让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社会公众看待医生这一职业的态度,同样会影响到学生们的专业预期和职业选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111考研网论坛

GMT+8, 2025-2-1 09: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