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考研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考研面试增加印象分,实用新型专利包过申请发明专利申请并不难,代写全部材料,轻松申请!包过加急版发明专利申请,保研、考研面试加分利器!破格复试、破格录取交流
查看: 1857|回复: 0

专业介绍#福建医科大学各研究生招生学院简介(2018-2025年9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0-9 19: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明专利申请,代写全部材料。
福建医科大学各研究生招生学院简介(2018年9月)
基础医学院简介
基础医学院成立于2001年1月,前身是基础医学部,始建于1959年。历经五十余载的努力,学院已发展成为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基础医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学院共有8个学系(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病原生物学系、免疫学系、病理学系、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系、生物信息学系)、1个教学部(数理与计算机学教学部)、2个中心(实验教学中心、科研中心)和1个研究院(转化医学研究院)。
现有专任教师170余人,其中咨询QQ、微信:2544906。先后在SCI源期刊和国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70余篇。
学院曾获福建省科学技术二等奖3项、三等奖10项;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福建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福建省青年科技奖8项;运盛青年科技奖1项。学院重视与国内外的学术联系,先后与美国哈佛大学及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瑞典卡洛琳斯卡医学院、日本奈良医科大学、台湾阳明大学、香港大学等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公共卫生学院简介
公共卫生学院前身为卫生系、预防医学系,始建于1959年,是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中,早期开设预防医学专业的少数院系之一。经过50多年不懈地努力与发展,学院已形成博士、硕士和学士等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结构体系。学院现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公共卫生硕士(MPH)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公共管理”和“环境因素与肿瘤”、“环境与健康”等7个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医疗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获批福建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库。现有专职教授与副教授33人,博硕士生导师30余名,(含挂靠单位)。1986年开始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2004年开始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迄今,已培养博士研究生30余名,硕士研究生近400名。目前在读研究生15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十多人。2013年获福建省教育厅批准成为“福建省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建设单位。
悠久的办学历史奠定了学院高品质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学院现设有预防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营养与食品安全学、卫生检验与检疫学、卫生管理学、卫生法学与卫生政策学等6个学系和预防医学实验中心、公共卫生与全科医学人才培训中心、福建医科大学环境与健康研究所、福建医科大学卫生政策研究中心。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福建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院负责预防保健与健康管理专业群建设,公共事业管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省级创新创业改革试点专业;还拥有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卫生毒理学、行政管理学等7门省级精品课程,有流行病学、食品营养学等5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有社会调查方法、食品理化检验等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有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等3个省级教学团队以及预防医学、公共管理2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有福建省卫计委、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省市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以及学校各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等30余个校外专业和临床教学实习基地。
学院现有教职工8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55人,教授、副教授33人,博、硕士生导师30余名,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2人。学院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福建省科技成果二、三等奖30多项。近五年来,学院先后承担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等70多项科研课题,发表科研论文400多篇,其中SCI收录100余篇,主编或参编规划教材和专著70余部。学院广泛参与国际或校际学术交流,数十人次留学、出访欧、美、日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并与日本、美国、欧洲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和实验室建立了协作关系,每年选派优秀青年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出国(境)交流学习,培养各类中高级预防医学与全科医学人才5000余人,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药学院简介
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为集教学、科研、开发与社会服务为一体的高等药学教育机构。学院设有药理学系、临床药学系、药物分析学系、药物化学系、药剂学系、天然药物学系、基础化学系、生物工程与生物制药学系等8个学系和实验教学中心、药学科技管理与服务中心等下属机构。拥有1个省一流高峰学科咨询QQ、微信:2544906,为本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新药研发、药学科技创新与创造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平台保障。学科实验室面积合计16200平方米,仪器设备逾9700万元。成立了院士工作站,并入选海西产业人才高地。
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在生物药物(抗体药物)研究、抗肿瘤药物研究、神经精神药物研究、纳米生物传感器研究、纳米生物医药材料研究等领域形成了显著特色。2013-2017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88项,获得科研经费资助3000余万元,发表SCI论文200余篇。2000年以来,学院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福建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努力开展开创性、系列性药学科学研究,在药理学、生物技术药物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纳米仿生材料等某些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连续4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榜单。
学院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工作成效显著。作为我省药学类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主要基地,已培养博士54名、硕士495名,现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达203名;近三年,获得福建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4篇。先后培养输送全日制本科毕业生2728名,现在读全日制本科生1231名。
全院师生牢记我校首任校长侯宗濂教授“医与药如车之双轮,有医而无药,独立亦难支”教诲,积极响应院党委倡导“博学笃行、弘药济世”精神,努力学习,勤奋工作,推动学院事业再上新台阶。热忱期待和欢迎莘莘学子加盟我们的大家庭,与各位携手,共同见证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的发展与进步。
护理学院简介
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创建于1985年,是我国恢复高等护理教育后开设护理专业最早的院校之一,也是福建省高等院校设置的第一个高级护理学专业。1994年开设护理专业本科教育,1999年开始招收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2007年招收老年护理学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2012年开始招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目前学院已成为国内少数学士—硕士—博士办学体系齐全的高级护理人才培养基地,在全国同类护理院校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学术地位。
学院秉承“勤勉、励志、超越”的院训,发扬“乐学、求精、进取”的院风,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特色和优势。
近年来,护理学院敢于创新,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先后获得了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护理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护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人文护理教学团队、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护理学本科专业综合改革项目等系列标志性成果,培养出一批具备岗位胜任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得到了社会及用人单位的好评。
护理学院现任院长李红教授,英国巴斯大学卫生学博士,主任护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卫生计生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主持护理专业国家临床重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政府社会发展科技重点项目等。
学科带头人姜小鹰教授,原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院长,获得第43届国际南丁格尔奖章,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华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高等护理教育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护理学会理事长。曾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教书育人”十大楷模、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光荣称号。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获得国家级、省级和校级表彰及荣誉称号近80项。大多数导师具有出国(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留学背景。此外,拥有来自6所临床教学医院的专业学位副导师作为硕士研究生临床教学的主要师资。
5年来,承担各级各类教学、科研项目10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发表论文300多篇,主编、副主编教材近30部,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8项。
通过长期的科研实践,学院在5个护理研究领域(护理教育、护理管理、老年护理、内科护理、急危重症护理)成较强的特色和稳定的发展方向,这些方向的研究立足于以病人为中心解决临床护理实际问题,均有省级和国家级研究课题和研究成果作为支撑,已成为我院科研的主攻方向。
学院已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34名,在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59人,获得福建省优秀博士论文一等奖、三等奖各1人,省优秀硕士论文1人。毕业生遍布全国各省市护理院校、医疗卫生单位,许多毕业生已成为福建省护理学科领域中的带头人。
学院大胆创新,率先开展专科护士和专业型硕士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与专科护士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建立了专业型硕士培养基地,第一批遴选了我省6家三级甲等医院作为护理专硕临床实践教学基地,为护理专业型硕士提供临床教学和科研基地,也为我国专科护士的培养开辟新路。
口腔医学院简介
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始创于1984年,经过34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福建省口腔医学教学、医疗、科研和预防的中坚力量,引领着福建省口腔医学学科的发展。
学院1998年成为口腔临床医学硕士学位授予点,2006年成为口腔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2010年成为口腔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018年成为口腔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口腔医学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已形成包括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学位教育体系,每年招收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150余人,在校学生规模达近700余人。学院拥有国内外先进教学设备,为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和科研能力提供优越条件,每年以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教学质量为省内和国内外输送大批优秀专业人才。学院至今已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420人,博士研究生23人,目前有在读硕士研究生161人,博士研究生14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结构合理,80%以上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学院现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5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32人,福建医科大学学科带头人6人,福建医科大学青年骨干教师9人,多名专家在全国高校口腔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华口腔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任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或委员职务。
学院、医院目前拥有国家级口腔临床医学重点专科1个,福建省级口腔临床医学重点专科6个,口腔医学专业为福建省省级特色专业,口腔医学实验室为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有福建省级精品课程4门,福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福建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福建省口腔医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1个,2015年被授予福建省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示范单位。
学院近五年承担多项国家自然基金及教育部、卫生部、福建省科技厅、福建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出版学术专著、译著26部;参编教材6本;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其中在SCI源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3篇,获得福建省科学技术二等奖5项,福建省科学技术三等奖、福建省医学科学技术奖、福建省教学成果奖、运盛青年科技奖等多项省级科研、教学奖励。全院师生员工正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并将努力把我院建成符合国际标准的口腔医学院校和现代化医院而奋斗。
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简介
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2年9月,下设医学检验系、医学影像技术学系、眼视光学系和康复治疗学系。学院有博士、硕士生导师75名,可招收医学技术、临床检验诊断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眼科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等硕士专业研究生。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700多人,研究生100多人。
学院汇聚了我省最优秀的相关专业技术专家。现有专兼职教师42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省级高校教学名师1人,省级优秀专家1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省级师德先进个人1人,省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7人,省级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7人。
学院重视科研工作,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和科研平台建设。现有四个学系的教学科研实验室,总面积达2000多m2,拥有仪器设备超过1000台,总资产1000多万元。与美国、奥地利、荷兰等多个国家、港台地区的高校及科研机构保持密切的学术联系,与知名专家教授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渠道。近年来,学院专职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省教育厅、省卫生厅等课题60余项;在国内外各级杂志上发表论文700余篇;先后获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30多项。获医学科技一、二、三等奖20多项。
学院注重抓好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随着我国医疗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院将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着力加强医学技术类专业建设,逐步构建以理为主、医理相结,具有鲜明医学技术类特色的学科专业发展之路,努力造就更多理论扎实、技能过硬的应用型医学专门人才。
人文学院简介
人文学院成立于2001年,前身是福建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部。学院是我校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产物,致力于拓展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相交叉的新兴专业领域。为了适应我校现代医学教育发展战略需要,学院注重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互补,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聚焦于心理社会健康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领域。
学院拥有完善的教学设施,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学院设有2个学系(应用心理学系、社会工作系),2个教研室(医学伦理学教研室、就业指导教研室);图书室藏书15000余册,期刊100余种。2个研究中心(校女性研究中心、校医学人文研究中心),1个省级心理与行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属基地(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福建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福建省心理咨询师职业技能鉴定站、福建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培训基地),1个省级学会(福建省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1个市属基地(福州市职工职业技能实训基地)挂靠我院。
福建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开办于2004年,依托我校深厚的办学底蕴和丰富的医学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健康教育优势,重视培养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能力开发等方面的专业特长,是省级特色专业。应用心理学系拥有一支实力雄厚、老中青结合、学术梯队健全、富有朝气的师资队伍。2014年成为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应用心理学专业拥有心理与行为实验教学中心,下设基础心理学实验室、小组实验室、个案实验室、心理测评实验室、生理心理实验室、沙盘治疗室、生物反馈实验室以及行为观察与分析实验室等。实验教学中心配置有综合心理实验台、生物反馈治疗仪、沙盘治疗套件、远程临床和人力资源管理测评软件、心理学实验软件、认知训练系统、眼球轨迹追踪仪、生理多导仪、128导事件相关电位系统以及近红外脑成像系统等心理学实验教学设备和高尖端研究设备,为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实训和科研训练提供良好的物质保证。
应用心理学系拥有7所大型医院、5所中学与大学实践教学基地,能够充分保证专业实践技能训练的需要。学系每年选派学生到美国阿兰特国际大学交换学习。
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门路广泛,主要分布在医疗卫生机构、学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教育和心理培训机构、政府机关、司法矫治机构、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商业营销机构等。
应用心理学系是福建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的“国家高技能人才(心理咨询师)培养考核基地”,是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的“福建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中心基地”。
学院目前有应用心理和人文医学两个硕士学位点,为本科生毕业提供继续深造机会。
应用心理学专业型硕士培养目标咨询QQ、微信:2544906新建了9420平方米的教学综合楼;医院新病房大楼建筑面积18.09万平方米,单体面积居全军第二、闽赣两省第一。医院拥有国内领先的医疗、教学、科研设备,设备总值已超过7亿元,主要有PET-CT、磁共振仪4台、高速CT2台、全身γ-刀、ECT、DSA、数字胃肠机(DR)、数字拍片机(CR)、头颅X-刀、检验自动化流水线系统、全层流净化手术室等。
医院技术力量雄厚,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站博士后30名,拥有高级技术职称专家近310余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335名,现有福建医科大学兼职教授24人、副教授35人,承担教学任务临床教师340余名。医院19个临床专业获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资格,2个学科为国家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形成了较完善的临床实践教学网络,保障研究生临床实践教学的需要。
医院院本部设有56个专业学科,拥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学科,现有国际合作基地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10个全军级重点学科、16个南京军区重点学科,拥有福建省和全军重点实验室各1个。16个临床专业获批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资格;检验科顺利通过国际医学实验室ISO15189现场认可。这些平台承接着大量的科研任务,为研究生科研能力训练与培养提供充分保障。
医院坚持临床与科研并举,深入推进研究型医院建设,发展军民融合特色道路,按研究型学科、研究型培育学科和研究型特色专科进行分类建设,实现器官移植、肾脏疾病和血液净化等传统优势学科的转化医学发展,康复医学科和微创神经外科等新兴学科的转型发展,生殖中心、介入治疗和干细胞治疗科等特色学科的突破发展。肝、肾大器官移植、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诊断、癫痫病外科诊治、干细胞基础与临床研究、人类辅助生殖、核酸适配体诊断系列研究、远程病理诊断等一大批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
医院陈自谦、赖国祥、郑和平等导师积极参与疾病指南、专家共识等行业标准的制定,主编专著21部,主办《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和《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2本期刊;谭建明副院长的原创性临床研究论著发表在世界顶级医学杂志《JAMA》上,单篇影响因子30.026分;医院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近五年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二等奖以上奖励30余项,连续四年(2013年-2016年)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各项科研创新成果在全国各地推广应用实现经济效益近千万元。
学院以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提高人才队伍的创新思维、创业干劲与创造能力,努力锻造一批厚德、精业的优秀中青年人才队伍为人才培养总目标。近年来,医院着眼建设能打胜仗、军内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医院目标,秉承姓军为战、拥政利民的办院宗旨,坚持质量建院、内涵强院的发展战略,突出创新驱动、军民融合的发展模式,医院全面建设和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保持了医教研协调发展良好势头。
临床医学部简介
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部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建校初期的1937年,历经80年的办学发展。为了适应学校发展,2014年1月学校成立了临床教学部,负责全校临床教学工作和临床教学资源的统筹与协调,全校临床教学基地的规划、建设与管理,临床医学专业建设,以及全校临床医学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建设与管理,协助做好临床教研室的建设与管理,参与临床师资的遴选、培训与考核。2016年1月,为加强临床医学类本科专业的专业建设,进一步优化临床医学教育教学管理和资源统筹,强化临床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将“临床教学部”更名为“临床医学部”,定位为“学院”,并将麻醉学、医学影像学专业的专业建设与管理调整到临床医学部。下设党政管理办公室、教学科研办公室、临床基地管理办公室和学生工作办公室4个科级机构,拥有临床医学系、麻醉学系、医学影像学系三个专业学系和32个教研室。设有临床医学专业(包含“5+3”一体化; “5+3”一体化,儿科学;七年制;五年制)、麻醉学、医学影像学3个专业。其中,临床医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是第一批入选全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专业。
学院(部)注重人才培养质量,扎实开展思政教育,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近2年,共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226项,其中国家级32项,省级42项。自2011年起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均取得优异成绩,2016年,福建医科大学临床专业学生代表队荣获全国临床技能竞赛全国总决赛特等奖。连续多年学生参加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十多个百分点。各专业就业情况总体呈现就业率高、毕业生满意度高、用人单位满意度高等特点。随着国际医学教育标准的出台,学院将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着力加强医学类专业群建设,努力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能够参与社会竞争的高层次医学人才。
临床医学部自2017年开始逐步承担非直属附属医院及教学医院的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招收临床医学各二级学科硕、博研究生。2019年,具有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单位有附属漳州市医院、附属泉州第一医院、附属三明第一医院、附属龙岩第一医院、附属闽东医院、附属南平第一医院、附属宁德市医院、附属福建省妇幼保健院、附属福建省肿瘤医院、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莆田市第一医院、解放军第175医院等15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及教学医院。
学部临床教学实践资源充足,所辖非直属附属医院及教学医院均为三级医院,拥有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171个,省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54个,目前已培养硕士研究生900人,博士研究生28人,现在读硕士研究生299人,博士研究生9人,每年为国内外输送大批医学人才。
学部师资力量雄厚,教师结构良好,水平较高,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的著名专家学者,现有兼职教授121人,兼职副教授220人,目前具有招生资格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171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36名,博士生导师5名。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7人,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5人。
学部具有强大的科研实力和教学水平,现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项目5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项目51项,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1个市级及以上级别研究机构或实验室,目前省厅级及以上在研科研经费7471.5万元,市级在研科研经费2025.7万元,2017年1月至今新立项的省厅级及以上科研项目938项,市级项目691项,近五年来在SCI源期刊上发表论文1789篇,出版学术专著、译著103部,获得的省级及以上科研、教学奖励共计89项。
附件:临床医学部非直属附属医院及教学医院简介.r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111考研网论坛

GMT+8, 2025-2-3 04: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