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方式
办公室咨询QQ、微信:2544906模糊系统的染色体图象自组织处理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复杂系统意义下的生物信息学若干问题研究子课题咨询QQ、微信:2544906网络的非线性动态逆飞行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航空科学基金课题)
基于细胞自动机的抗生素发酵复杂过程自组织建模与控制(教育部科学技术重点研究项目)
基于神经元模糊系统的染色体模式自组织识别方法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模拟癌细胞生长过程的人工细胞自动机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移动式机器人的认知行为和运动控制研究(北京市人才强教计划项目)
移动式机器人的认知行为和运动控制研究(北京市人才强教计划项目)
著作
[1] 作者咨询QQ、微信:2544906的条件反射模型及其认知行为的研究, 《系统仿真学报》, 17: 2134-2137,2005.
[13]急性白血病的基因表达谱分析与亚型分类特征的鉴别,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4:240-244, 2005.
[14]基于自组织映射网络的多骨髓瘤预测模型的研究,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4: 397-402, 2005.
[15]基于GMDH型神经网络的EEG分类研究,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4: 66-69, 2005.
[16]空间模型对单次运动相关脑电的分析,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4: 85-88, 2005.
发明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授权的发明专利两项咨询QQ、微信:2544906模糊计算方法. 专利号咨询QQ、微信:2544906鲁棒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专利号:ZL 01 1 30928.8
指导研究生
(统计至2006年度)
培养和指导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生数十人,其中,已取得硕士学位的33人,已取得博士学位的8人,并有2人博士论文被评为校级优秀博士论文。
荣誉和奖励
2006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三等奖 (抗生素发酵复杂系统建模与控制)
2000年度国家机械工业局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总线式控制系统)
2005年入选北京市人才强教计划获拔尖创新人才项目
2000年入选北京市高素质科技人才培训班赴美国进修学习
1998年入选北京市跨世纪优秀人才工程
1997年被北京市教委评选为北京市(青年)学科带头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