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考研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考研面试增加印象分,实用新型专利包过申请发明专利申请并不难,代写全部材料,轻松申请!包过加急版发明专利申请,保研、考研面试加分利器!破格复试、破格录取交流
查看: 1030|回复: 0

导师信息#兰州大学文学院导师介绍#张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22 14:2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明专利申请,代写全部材料。
张进,男,汉族,1966年2月生,甘肃会宁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导师,文艺学研究所所长,美国康奈尔大学访问学者,从事美学、文艺学和比较诗学的教学与研究。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2005年入选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第二层次,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持国家精品课程《文学概论》(网络教育类)。2009年4月任文学院副院长。主讲文学概论、文艺美学、审美学、中国文学批评史、西方文论、比较诗学、马列文论与当代文艺批评等课程。主持200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5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2004年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2003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其他各类项目共10项。完成学术著作2部,参编著作5部,参译著作2部,发表论文40余篇,被《新华文摘》、《文艺理论》、《美学》和《中国学术年鉴》等刊物摘录或转载20篇次,论著获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优秀论文奖等奖励多项。2009年获“兰州大学隆基教学骨干”、“兰州大学师德标兵”称号。担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理事、甘肃省美学学会常务理事、《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委会委员等学术职务。
一、发表的主要论文
《新中国翻译文论的模式及其意义》,史忠义等主编咨询QQ、微信:2544906批评的思维特征与学科取向》,《兰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社会能量叙事与生态美学方法论》,《兰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7年第2期全文转载。)《民族志》,《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第3期。《批评工程论——新历史主义的当代意义》,《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1期。(人大复《文艺理论》2005年第5期全文转载)《批评工程与批评之罔》,《兰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23期“篇目辑览”)《通向一种历史诗学》,《甘肃高师学报》2005年第6期。《新历史主义的文学批评观》,《韶关学院学报》2005年第10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5期“篇目辑览”。)《新历史主义与解释学》,《兰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人大复《文艺理论》2004年第4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2004年第10期“篇目辑览”;入选2004年《中国学术年鉴》)《论清末民初文学公共领域的形成及特征》,《兰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5期“篇目辑览”)《新历史主义与文化人类学》,《韶关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马克思主义与新历史主义历史诗学》,《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人大复《文艺理论文摘卡》2005年第2期。)《论新历史主义的读者接受观念》,《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4期。《论福柯解构史学对新历史主义的影响》,《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历史的叙事性与叙事的历史性》,《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人论与文论的再度自觉与交互建构》,《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人大复《文艺理论》2002年第4期全文转载)《论新历史主义的逸闻主义》,《兰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新历史主义与历史转向和语言论转向》,《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论巴赫金的历史诗学》,《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观澜索源 原始要终》,《东方丛刊》2002年第4期。《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的思想内涵和基本特征》,《文史哲》2001年第5期。(《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6期转载)《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的悖论性处境》,《兰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1年第11期摘录;人大复《文艺理论》2001年第10期全文转载)《意境的时空结构和审美功能系统》,《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人大复《美学》2001年第9期全文转载)《在“历史诗学”与“文化诗学”之间》,《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人大复《文艺理论》2002年第3期全文转载)《论新历史主义历史文化诗学的作家主体观》,《燕山大学学报》2001年3期。《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效应》,《湘潭工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文学话语实践论》,《社科纵横》1998年第4期。《中国古代文学本质观的范式审视》,《宁夏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论赋比兴的语言结构和修辞系统》,《兰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8年6期摘录)
二、出版的著作教材
(一)专著《新历史主义与历史诗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中国20世纪翻译文论史纲》,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二)参编著作《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唯物史观与文艺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文艺批评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审美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文化研究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三)译著《漂亮者生存》(合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年。《亲密关系的社会变革》(参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三、主持或参与的科研课题
主持完成200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通论”。主持完成2005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历史的诗性智慧与理性精神”。主持完成2004年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新历史主义文化思潮研究”。主持完成200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级子课题“唯物史观与新历史主义和宗教论文艺思潮研究”。主持完成2003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当代中国语境中的西方文论话语研究”。主持完成2003年兰州大学交叉科学青年创新研究基金项目“通向一种历史诗学”。主持完成2003年兰州大学人文科学事业单位委托项目“广告美学批判”。主持2007年甘肃省教育厅项目“西部主考院校在自学考试中的功能拓展研究”。主持2010年“国家精品课程”《文学概论》(网络教育类)建设项目。
四、获得的主要奖项
2003、2005、2007、2009年获甘肃省第八次、第九次、第十次、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6年获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2004年获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优秀论文奖。2003年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9年第四届甘肃省成人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奖。
五、承担的主要课程
(一)博士研究生课程(二)硕士研究生课程文艺理论专题研究、西方文艺批评、历史诗学与文化诗学研究、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研究、比较诗学、文学院研究生专业英语。(三)本科生课程文学概论(兰州大学第四批重点课程)、文艺美学、审美学(兰州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中国文学批评史、20世纪西方文论、马列文论与当代文艺批评(兰州大学双语教学课程)等课程。电子邮件:zhangj@lzu.edu.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111考研网论坛

GMT+8, 2025-2-1 11: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