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树君教授,男,1971年5月生于黑龙江省双城市,1990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攻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弧焊逆变电源的软开关变换与谐波抑制》,(导师殷树言教授);1999年8月进入北京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1年留校任教并评定副教授职称,2006年评定教授职称,2010年获博导资格。
教育工作经历咨询QQ、微信:2544906以上,获得北京市金桥工程一等奖。焊接电源是焊接工艺的载体,申请人一直以对焊接电弧物理的专业理解为优势,进行各种逆变焊机的研究与开发。
在管道全位置焊接工艺的研究中,针对“纤维素焊条手工立向下打底焊”焊接工艺,提出并实现了多斜率外特性工艺控制方案,可靠地实现了打底焊的单面焊双面成形;针对“气体保护自动焊打底”焊接工艺,提出并实现了“短路、燃弧能量自适应控制”的工艺控制方案,通过串联接入一个能量控制器,提高了自动打底焊接的效率和质量,研制的样机在西气东输现场进行了中试验收。专家组验收意见为咨询QQ、微信:2544906) [/td] [td=1,1,72] 起止年月 [/td] [td=1,1,105] 项目来源 [/td] [/tr] [tr] [td=1,1,67] 01 [/td] [td=1,1,192] 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弧焊接穿孔熔池稳定性(No:50775003) [/td] [td=1,1,84] 35 [/td] [td=1,1,72] 2008-2010 [/td] [td=1,1,1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td] [/tr] [tr] [td=1,1,67] 02 [/td] [td=1,1,192] 超高强钢热冲压及点焊连接技术研究(No:2009ZX04014-072) [/td] [td=1,1,84] 100 [/td] [td=1,1,72] 2009-2011 [/td] [td=1,1,105]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td] [/tr] [tr] [td=1,1,67] 03 [/td] [td=1,1,192] 先进焊接工艺与装备创新能力平台(No: 2011ZX04016-061) [/td] [td=1,1,84] 300 [/td] [td=1,1,72] 2011-2013 [/td] [td=1,1,105]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平台 [/td] [/tr] [tr] [td=1,1,67] 04 [/td] [td=1,1,192] 变极性等离子弧穿孔立焊工艺及装备技术(Z08010402140802) [/td] [td=1,1,84] 70 [/td] [td=1,1,72] 2008-2010 [/td] [td=1,1,105] 北京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 [/td] [/tr] [tr] [td=1,1,67] 05 [/td] [td=1,1,192] 自夹持式相贯线焊缝专用焊接机器人系统(KZ200910005003) [/td] [td=1,1,84] 45 [/td] [td=1,1,72] 2009-2011 [/td] [td=1,1,105] 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 [/td] [/tr] [tr] [td=1,1,67] 06 [/td] [td=1,1,192] 产学研合作项目—VPPA穿孔立焊装备及工艺技术 [/td] [td=1,1,84] 80 [/td] [td=1,1,72] 2009-2010 [/td] [td=1,1,105] 北京市教委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td] [/tr] [tr] [td=1,1,67] 07 [/td] [td=1,1,192] 超大型密封舱体结构的变极性等离子立焊装备及工艺技术 [/td] [td=1,1,84] 389 [/td] [td=1,1,72] 2007-2012 [/td] [td=1,1,105] 北京卫星厂 [/td] [/tr] [tr] [td=1,1,67] 08 [/td] [td=1,1,192] 薄壁铝合金舱体机器人自动焊接工艺装备的开发 [/td] [td=1,1,84] 271 [/td] [td=1,1,72] 2010-2012 [/td] [td=1,1,105] 北京卫星厂 [/td] [/tr] [tr] [td=1,1,67] 09 [/td] [td=1,1,192] 变极性等离子立式纵缝焊接工装系统的开发 [/td] [td=1,1,84] 160 [/td] [td=1,1,72] 2008-2012 [/td] [td=1,1,105]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td] [/tr] [tr] [td=1,1,67] 10 [/td] [td=1,1,192] 不锈钢和铝合金O型环焊接系统的开发 [/td] [td=1,1,84] 150 [/td] [td=1,1,72] 2007-2012 [/td] [td=1,1,105]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td] [/tr] [/table]
近五年重要论著
论文、专著名称 | 年份 | 学术期刊或出版社名称(影响因子) | 卷(期) | 页 | 作者名次 | 铝-镁合金磁脉冲焊接界面形貌研究 | 2011 |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SCI全文检索) | | | 1 | Study on defect in the intersection of VPPA and FSW | 2011 | 溶接学会论文 (SCI全文检索) | 29(1) | | 1 |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the Welding Arc Current Density and Pressure Distribution based on Split Anode Method | 2011 | IEEE ICMA 2011(EI检索) | | | 1 | 管道全位置自动焊机的专用电源及焊接工艺 | 2009 | 焊接学报EI:20091311983129 | 30(2) | 13-16 | 1 | 电弧火箭电源调理单元的研究 | 2008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EI:20085211812658 | 34(11) | 1127-1131 | 1 | 弧焊电源传导骚扰试验研究 | 2007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EI:20074810951564 | 33(10) | 1044-1047 | 1 | 维弧对变极性等离子电弧特性的影响 | 2008 | 机械工程学报EI:20083011401865 | 44(6) | 183-186 | 2(通讯作者) | 变极性等离子电弧稳定性及其控制 | 2008 | 焊接学报EI:20082311303368 | 29(4) | 18-20 | 2(通讯作者) | 横向旋转磁场对TIG焊焊缝成形的影响 | 2008 | 焊接学报EI:2008111114672 | 29(1) | 5-8 | 2(通讯作者) | 管道插接焊缝位置及焊枪位姿建模 | 2008 | 焊接学报EI:20085211813052 | 29(11) | 33-36 | 2(通讯作者) |
近五年授权发明专利及转让情况
专利名称 | 授权专利号 | 年份 | 本人名次 | 经济效益(万元)元) | 零电压零电流软开关弧焊逆变电源的控制电路 | ZL 200810105402.2 | 2008 | 1 | 已应用,获科研经费300万以上 | O型环气体保护接触对焊装置及方法 | ZL 200810225004.4 | 2008 | 1 | 已应用,获科研经费150万以上 | 一种逆变埋弧焊电源主电路拓扑结构 | ZL 200810057381.1 | 2008 | 1 | 已转让,获得科研经费200万以上 | 一种电弧长度控制装置及方法 | ZL 200810226372.7 | 2008 | 1 | 已应用,获得科研经费50万以上 | 焊接机器人二自由度手腕定心机构 | ZL 200810239236.5 | 2008 | 1 | 已应用,获得科研经费45元 | 一种小口径金属电阻对焊方法 | ZL 200910083308.6 | 2009 | 1 | 已应用,获得科研经费150万以上 | 双面多电极的穿透电弧焊接方法 | ZL 200910086207.4 | 2009 | 1 | 已经授权 | 一种测量电弧压力分布和电流密度分布的测量方法 | 200910086206.x | 2009 | 1 | 已经公开 | 多电极输出弧焊电源 | ZL 200910089835.8 | 2009 | 1 | 已经授权 | 交流升压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 ZL 200910250245.9 | 2009 | 1 | 已经授权 | 多元传感反馈送丝法 | 201010130585.0 | 2010 | 1 | 已经公开 | 一种具有旋转升降二自由度的机器人并联机构 | ZL 20101099152.0 | 2010 | 1 | 已应用,获得科研经费45元 |
联系方法
地址:北京工业大学西区机电楼204房间
电话:(010)86242052(010)67392267
E-mail:sjchen@bjut.edu.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