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外政治制度
1.历史沿革
本专业学生须接受政治学的系统训练,通过广泛阅读马克思主义和西方政治思想家的经典论著以及有关中国和外国政治制度的论著,掌握政治理论和政治分析方法,并且对中国政治制度或者某个外国政治制度或者某一组国家的政治制度进行较深入的研究。
浙江大学中外政治制度学科点于2001年设立,并开始招收研究生,已毕业6届近40名硕士研究生。同时,本专业专门为浙江省象山县政府培养了40多位在职干部研究生进修班,其中2名已获得硕士学位,另有三人正在撰写学位论文。我们还培养了一些同等学历的硕士研究生。
本专业开设的基本课程包括咨询QQ、微信:2544906利益表达机制、协调机制和整合机制研究(浙江省重大招标课题)、政府效能评估(浙江省重大招标课题)、社会先富阶层参政议政研究(浙江省重大招标课题)、中国乡村选举与自治(澳大利亚政府)、转型期“空巢村”治理与村老人协会(省社会科学基地项目)、村庄政治研究(省社会科学基地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中影视人类学的运用(省社会科学基地项目)等;
(2)主要研究成果:取得了一批获好评的教学研究成果,出版《组织化、自主治理与民主》、《中国第一王朝的崛起》、《寻找民主与权威的平衡:浙江村民选举经验研究》、《中国の宗族と政治文化-現代「義序」郷村の政治人類学的考察-》(日文)等专著,发表“另一域的民主:浙江温州民间商会的政治学视角”(《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区域间政府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政治学研究》)、“温州民间商会:自主治理的制度分析”(《管理世界》)、“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中国地方工会改革和基层工会直选”(《新华文摘》)、“村庄选举对村庄权力结构的影响及它的运作”(《香港社会科学》)、“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政治学研究》)、“步云困境:中国乡镇长直接选举考察”(《二十一世纪》)、“China’s First Direct Election of the Township Head: A Case Study of Buyun”(Japanese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rafting Village Democracy in China: The Roles, Networking, and Strategies of Provincial Elites”(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和“『宗族機能論』と『機能的宗族論』について―林耀華の『義序研究』とM.フリードマンの宗族理論の関係をめぐって―”(《比较民族研究》)。
5.研究生培养特色优势
(1)严把入口关。鉴于目前研究入学考试所存在的一些弊端,中外政治制度专业,把好研究生的入口关,以考试分数为基础,但不唯分数论,强调复试的严格性,将真正有学术研究兴趣、研究潜力的学生进入专业学习。例如,2006年、2007年复试时有个别初试高分的考生并没有录取进来;
(2)加强基础理论教学,为研究生开设基础性课程,让他们受到扎实的学术训练;
(3)论文的选题上突出问题意识,使所研究的问题真正是一个学术的问题,同时强调选择理论探讨分析与经验研究相距结合的问题;
(4)在学位论文的写作上,强调文献资料评述的重要性,强调学术规范的自觉。
6.未来发展目标
该学科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在2-3年里申请到学科的博士点,通过5年的建设和发展,努力使本学科在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学科队伍建设、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成为一个较为重要的基地,在地方治理、基层民主建设等领域走在国内前列,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