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学科沿革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金匮要略学科成立于1978年,是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之一,是全国同类学科中第一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并第一个举办全国中医院校金匮师资培训班。在1998年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中本专业名列前茅。2002年金匮要略所在学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2003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点。2005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5年,承办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三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并成立了以金匮要略学科为主要依托的黑龙江省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科所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被确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所属实验室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重点实验室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室。2009年被评为校级“优秀标准化教研室”、“文明教研室标兵”称号。2010年金匮要略学科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010年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优势学科继续教育基地。2010年金匮要略学科联合伤寒、温病、内经专业承办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继续教育项目——全国中医“四大经典”高级培训班。本学科在经方治疗疑难杂病的开发与实验研究及张仲景辨证论治规律的现代化研究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优势和特色,硕果颇丰,已形成了以教学为中心,医疗为基础,科研为龙头,教医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模式。学科及学术带头人在国内外学术界颇有影响,本学科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处领先地位。
二、学科带头人
姜德友教授,男,1960年5月生于黑龙江省东宁县绥芬河镇,共产党员,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医内科博士,哈尔滨医科大学心内科博士后,基础医学院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金匮要略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重点实验室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主任、金匮教研室主任、国家级精品课《金匮要略》主讲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流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传统诊疗技术与民间验方整理研究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中青年科技创新专家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中医学会理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经典理论《金匮要略》师资培训授课教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科学普及巡讲专家、黑龙江省委干部保健专家委员会干部保健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863项目评审专家,国家重点学科评审专家,中国博士后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评审专家。曾多次主持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在中央教育台《肝病知识窗》栏目主讲100期,及在黑龙江省电台中医宝典栏目中担任主讲嘉宾。姜德友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方治疗疑难杂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中医医案学研究;中医临床思维研究;龙江医派研究。现指导博士生13人,已毕业13人,其中1人为美国留学博士生,5人为韩国留学博士生,已出站博士后2人;在站博士后3人,现指导硕士生25人,毕业硕士生36人。学术成就咨询QQ、微信:2544906的先进实验仪器设备。有1名专职研究人员,学科资料室藏书丰富,医学、自然科学、哲学等图书近8千余册及中医药10余种期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