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体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基本学制、培养方式与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咨询QQ、微信:2544906计算新方法和新理论,如无网格有限元法。[/td] [td]扶名福*,宋固全*,黄模佳*,李相麟,彭南陵,陈良森,丁成辉,邹文楠[/td] [/tr] [tr] [td]4[/td] [td]实验力学[/td] [td] 1.现代测试技术在工程结构的疲劳断裂、强度、寿 命、损伤及可靠性分析等方面的应用; 2.现代测试技术在工程测试与分析技术中的应用; 3.脆性材料断裂韧性的测试技术以及测试技术在工程结构断裂韧性测试中的应用; 4.材料微结构的X-射线衍射测量、超声波测量、电子扫描测量。[/td] [td]扶名福*,宋固全*,黄模佳*,李相麟,彭南陵,陈良森,丁成辉,邹文楠[/td] [/tr] [tr] [td]5[/td] [td]应用弹塑性力学[/td] [td]1. 连续介质力学和弹、塑性力学经典问题的研究; 2.从宏观和细观角度研究复合材料和混凝土材料的强度方法和试验技术,复合材料损伤和断裂的力学特性及其机理; 3.工程振动的分析与控制, 振动机械的动力分析与优化设计; 4.流固耦合问题; 5.工程结构的疲劳、断裂(耐久性及损伤容限)设计中力学问题的新概念、新方法; 6. 老龄结构的延寿, 可靠性分析。[/td] [td]扶名福*,宋固全*,黄模佳*,李相麟,彭南陵,陈良森,丁成辉,邹文楠[/td] [/tr] [/table]
注:
1.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的学科研究方向表格可加行。
2.研究生导师必须是经过校学位委员会审批在本点具有上岗资格的导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