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考研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考研面试增加印象分,实用新型专利包过申请发明专利申请并不难,代写全部材料,轻松申请!包过加急版发明专利申请,保研、考研面试加分利器!破格复试、破格录取交流
查看: 1772|回复: 0

专业介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专业介绍#政治经济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24 07:5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明专利申请,代写全部材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政治经济学专业介绍如下咨询QQ、微信:2544906、夏振坤等人誉之为“对我国经济学领域一个较为薄弱环节作了可喜的贡献”;《中国地下经济问题研究》一书,获得“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夏兴园教授撰写的学术论文《“地下经济”三论》,获得“湖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后来戴炳源博士在夏兴园教授指导下出版了《地下经济理论与实证若干问题研究》(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就宏观经济与地下经济问题作了深入探讨。夏兴园教授因其对地下经济学创立、发展有重大贡献被誉为“我国地下经济学的拓荒者”。
该学科在国内较早开展地下经济问题研究,一直处于该研究领域的前沿;不仅把国外有关理论特别是索托、法伊格的理论率先介绍到中国,而且首次将西方理论运用于中国实际,开创性地探讨中国地下经济问题。经过长期系统研究,取得了大量学术成果,先后主持完成多项国家课题,出版一系列学术专著(含译著《地下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出版),在全国重要报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造就了一支在全国深有影响的地下经济问题研究的学术团队。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已经明确,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中国还一直面临着社会转型。所以,中国如何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型到现代工业社会,便成为国内外经济学家共同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对于这种社会经济转型的研究,不仅传统的政治经济学而且传统的西方经济学都不能对此作出很好的解答,所以,以中国的现实为素材,借鉴现代经济学的优秀成果,以及其他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研究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便成为我国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的条件下,学校一批中青年经济学家,围绕中国经济转型问题进行研究,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为政治经济学在新形势下的创新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例如:赵凌云教授,从物理学的场论观点和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从而构建了一个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理论框架;朱延福教授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基本方法,从一个新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的转轨特点和过程,他称之“受控核剧变”;林汉川教授对国有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型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卢现祥教授在借鉴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国转轨过程的一些改革和发展问题;吴光炳教授对中国转型企业家成长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程启智教授从个人投资的角度研究了转轨时期,中国大众的储蓄、资产选择及投资行为对中国的体制改革、宏观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戴武堂教授对港澳台经济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范新成教授从制度创新的角度研究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问题。这些成果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学校政治经济学专业自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寻求培养研究生的最佳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方法,特别是经济研究所以张寄涛、夏兴园、胡逢吉3位教授组成的研究生导师组,在长期的教学与科研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经济理论研究生的方法,其成果《培养经济理论研究生的途径与方法》,1989年被评为国家教委颁发的“国家级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二、学科建设与研究生
培养的主要的经验
(一)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的指导思想
该学科强调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科学体系来把握,领会其精神实质,“要真正读懂马克思主义”;只有理解了马克思主义,才能运用、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由此,该学科要求学生必须全面、系统地学习《资本论》,并组织了“资本论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系列专题报告,以辅助学生学习《资本论》。与此同时,在该专业的研究生中,还重点开设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社会主义经济》课程,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在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要求学生对中国国情有真正理解,对国情的认识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
(二)紧跟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合理开设专门课程
随着实践不断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需要不断向前发展,经济理论的教学同样需要向前发展。该学科在教研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还引导学生学习当代东西方各主要流派的经济理论,藉以扩大视野,在比较鉴别中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同时,他们密切注视改革实践的发展,注意从实践中吸收提炼经过实践检验过的经济理论。在此基础上,根据时代与专业要求,为避免知识老化,重新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著,钻研当代东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的理论,对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和历史经验进行再认识,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以丰富教学内容。在此期间,政治经济学专业除开展了马克思主义古典著作原著的教学外,还适应实践发展的需要,开设了《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研究》、《经济体制比较》、《经济理论的回顾与分析》、《中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概论》、《社会主义经济效益学》以及《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等课程。由于紧跟时代步伐,紧扣社会热点,同时教师不断把科研成果引入教学内容,开拓、丰富了这些课程的教学,受到学生们一致好评,有的课程还出版了同名专著。
(三)坚持教书育人,言传身教
在教学方法上,坚持强调打好基础,训练方法,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时多读书,精读书,刻苦钻研,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培养严谨学风。同时,还特别注意通过具体经济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以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研究生导师们将教书育人放在首位,尤其注重育人。他们真心诚意地关心爱护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每届研究生进校,他们都要开一次师生座谈会,交流教与学双方的要求;每月开一次小型会,交流思想,探讨教学与生活中的问题;他们还经常到学生宿舍谈心,检查学习与纪律执行情况。在教育方法上,注重言传身教。他们严于律己,要求自己养成唯真理是从的唯实学风,做一个具有“理论良知”的经济理论工作者,把“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必须先做到”作为为师守则。他们以其坚定的革命信念、严谨的治学态度、崇高的人格魅力影响着一届又一届学生。在他们的教育下,许多学生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栋梁之材。
(四)坚持师生两个主体,强调教学双向适应
导师组始终强调要充分调动两个主体的积极性,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学习,学生的主动性以接受教师的引导为前提;教学和培养计划应有一定弹性,适应学生需要,并及时摒弃过时的内容和及时增添新的内容;教学方法应具有灵活性,讲授与讨论的安排可及时调整。同时要注意共性与个性,既要有进行共性教育的一面,又要有进行因材施教的一面,充分调动学生发挥专长的积极性,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境界。《培养经济理论研究生的途径与方法》这一教学研究成果,不仅是张寄涛、夏兴园、胡逢吉等教授组成研究生导师组的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也是该学科在研究生培养途径与方法上积累的一笔宝贵财富。
由于该学科科研成果突出,对研究生的培养有方,因而,学校于1990年获得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授予权,至今已为全国培养出一大批优秀具有博士学位的高级人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111考研网论坛

GMT+8, 2025-2-2 06: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