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学一级学科简介
1.学科基本情况与学科特色
(1)学科基本情况
本学科1952年由南京大学、金陵大学两校生物系部分教师组成,1955年江苏师院(原东吴大学)生物系并入;1963年陈邦杰教授开始招收研究生,1986年动物学博士授予权获批,1996年国家生物学理科人才培养基地获批,2006年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获批;学科成员中91 %具有博士学位、85%具有留学经历,有教授30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3名、省“333工程”人才3名、省特聘教授1名、省“双创人才”3名;拥有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设备总资产近亿元,包括1000万元的蛋白质组学设备。
2009年以来近三年,承担各级政府纵向研究课题224项,总经费5642.11万元; 发表SCI收录论文522篇,第一通讯联系单位385篇,IF>3以上79篇,授权发明专利66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
(2)学科特色
本学科通过凝练方向以及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了特色和优势咨询QQ、微信:2544906。标志性成果如下咨询QQ、微信:2544906。
②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的研制咨询QQ、微信:2544906,已到账700万元,完成原理样机实验、工程样机实验、陆基样机试验。目前正进行实船实验,与国际海事组织联系,申请进入验收程序。
③L-茶氨酸的产业化研究与应用咨询QQ、微信:2544906资助,年产30吨茶氨酸,获得2010年江苏高新技术产品证书,出口到欧美、韩国。
④南京地铁3号线建设沿线植物就地保护研究: 通过竞标,市城管局和地铁公司选择南师大制定的水杉就地保护方案,2011年7月实施,投入经费183万元,节约经费1600万,保障了地铁3号线建设顺利进行。
(3)推进科学普及
动植物标本馆为“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基地”、“南京市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3年累计免费接待大中小学生860人,并为中国民航安全总局机场鸟机撞击安全培训班提供鸟类及植物实习基地。
(4)社会兼职
2人担任国家基金委评审专家,2人担任教育部生物科学专业和生物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委员,1人担任全国科协委员,1人担任亚洲支原体学会常务理事,10人分别担任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中国微生物学会等9个全国性学会常务理事/理事,10人分别担任全国专业学会分会或专业委员会、省级学会副理事长、副主任、副秘书长以上职务。
(5)其他方面
为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江苏省动物学会、江苏省微生物学会挂靠单位。
主办“中国水域中华白海豚种群间关系与保护国际研讨会”等8个国内外学术会议。
邵蔚蓝教授2011年应邀在在美国举办的”11th Int Con of Thermophiles Res”和“Extremophiles”作大会报告,任大会组委;王文教授应邀2011、2010、2009年分别在7th International Crustacean Congress(青岛)、The 5thMeeting of the Asian Organization for Mycoplasmology(日本长崎)、09 Tokyo Crustacean Congress(日本东京)大会上作报告,并担任分会场主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