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能工程
一、学科概况
热能工程学科(学科代码080702)隶属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代码0807)一级学科。主要研究能源、电力、冶金、石化、轻工、食品、制药、环保、等流程性工业中所涉及的热能转换工艺与装备。培养学生掌握热能工程学科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进展和发展动向,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科研与应用开发工作的能力,能解决本学科领域内的高新技术问题。毕业研究生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掌握必要的实验技能和研究方法,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一定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主要在能源、动力、制冷与空调、电力、化工、石油、轻工、环保、医药、食品、机械及劳动安全等部门从事热能工程或相邻学科的教学、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以及工程科学研究等工作。
该学科于200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2003年被列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本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25人,其中教授6人,副高职称14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5人,具有博士学位者8人,有6人享受政府津贴。已基本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素质、充满活力、老中青相结合、结构合理的科研及教学队伍。
本学科主要包括咨询QQ、微信:2544906/瓦左右的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技术。同时开展储能式太阳能空调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根据国内外太阳能空调研究的水平和状况以及太阳能空调在我国的应用实际情况,着重研究适于家用的太阳能空调系统,使太阳能空调系统性能系数COP值达到0.5~0.6,相同制冷量的太阳能空调价格限制在目前压缩式制冷空调价格的2倍左右,达到节能、环保、寿命周期长的目的。
可再生生物能源现代利用技术研究咨询QQ、微信:2544906。拥有相关图书期刊420余种7万余册,外文图书、期刊150余种1万余册,为科研和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该学科积极捕捉前沿课题,紧密结合工程实际,不断拓宽研究领域,积极承担国家和部、省级科研项目及企业委托的工程项目。
近年来,完成国家、部、省级科研项目40余项,企业委托和工程项目30余项。
该学科还积极开展国际间的合作科研,先后与美国宾夕法亚尼大学、日本东北大学;澳大利亚可丁科技大学;国立台湾科技大学;德国ROSTOCK公司;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南阳天冠集团;濮阳大化集团。
本学科点近几年共投入科研经费1500余万元,进行实验室改造与建设。同时十分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有专人负责成果推广工作。利用我们的技术与南阳天冠集团共建的年产30万吨乙醇燃料项目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为企业创造了显著效益。
二、主要研究成果
1.新型纵流壳程换热器现代设计技术研究及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新型高效节能组合式换热器,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3.SM型气升式发酵罐,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4.新型高效水加热器,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新型热管换热器,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6.过程装备常用零部件CAD系统研究与开发,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7.热力系统换热设备CAD技术研究与应用,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8.NCC氨冷凝器,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9.新型废热锅炉,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0.热媒闭路循环多功能温控装置,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1.SMK-II型列管式换热器,化工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2.SMK型外管式换热器,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3.GJ型外管式净化器,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4.造气吹风余热回收装置,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另外,还获得省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1项;获国家专利14项;列入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推广计划项目3项;正式出版教材与著作9部;已完成并通过鉴定的国家级、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21项;在国内、外正式发表论文200余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