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系成立于2005年。现有博士点1个(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硕士点2个(专门史、中国近现代基本问题研究)。有研究机构1个(历史学研究所)。历史系教师队伍中,在职教师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人,讲师2人,均拥有中国知名高校的历史学博士学位。在今后五年将围绕学科学位点和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人才8位左右,使历史系成为力量精干、特色鲜明的教研队伍。历史系原负责人为著名学者、国务院突出贡献津贴专家盛邦和教授。现负责人为徐国利教授。
历史系在学科发展上,努力将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社会经济史及文化史、中外文明比较研究等史学及相关学科相结合,凸显学科发展特色,努力将之建设成为上述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中心。具体而言咨询QQ、微信:2544906教育和安徽现代文化名人的成长,《安徽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60.中国史学与现实关系研究二十年(第1),《河北学刊》2010年第3期。
61.钱穆、余英时时的章学诚学术思想研究(第1),《史学月刊》2010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11年第3期全文转载)。
62.马克思主义史学五大家论史家修养(第1),《安徽史学》2010年第6期(《史学史研究》“史学史精粹”摘录)。
63.钱穆先生“守旧开新”学术思想和文化复兴论,(台湾)《鹅湖》2010年第10期;
64.中国古代历史哲学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内容,《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65.钱穆的儒家人文主义史学观及其意义,黄兆强主编《钱穆研究暨当代人文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东吴大学2010年11月版。
66.建构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原则与方法,高翔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学术前沿(2010-2011)》(社会科学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9月版。
67.朱子伦理思想与明清徽州商业伦理的转换与建构,《安徽史学》2011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2011年第12期,全文转载)。
68.从明清徽州家谱看明清徽州宗族的职业观,《河北学刊》2011年第6期。
69.对陈寅恪史学“真了解”精神与方法的新解读——兼论陈寅恪的“通识”思想(第1),《齐鲁学刊》2012年第1期。
70.民国时期社会传统职业观的革新与保守——以民国徽州家谱的族规家训所见职业观为例,《民国档案》2012年第1期。
71.孙中山民本史观的道德价值取向初探,《江淮论坛》2012年第2期。
72.“守旧开新”的国学大师咨询QQ、微信:2544906社会思潮的生成机制、对大学生的影响路径及其引导研究》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项目,2013年。
5.《中国梦视阈下中国近现代史叙事范式创新研究》,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项目,2015年。
(二)著作咨询QQ、微信:2544906历史学的逻辑预设与海登?怀特的史学研究”。
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07&ZD002),负责撰写“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背景与重大意义”,主持人张雄教授。
5.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世纪之交的西方史学》(07ZD002),负责撰写“后现代西方历史哲学与海登?怀特史学思想”部分,主持人:姜芃研究员。
三、教学
本科生《哲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
联系方式电话:021-65901104邮箱:maple1010han@163.com
历史系招收博士生、硕士生。
一、招生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博士生(导师:徐国利教授、王志明教授)
二、招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硕士生(导师:徐国利教授、王志明教授、韩烔博士)
三、招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硕士生(导师:徐国利教授、王志明教授、章益国副教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