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肿瘤学专业简介
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已成为人类的主要杀手。近年来对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迅速,包括肿瘤的病因学、遗传基因、分子流行病学,以及临床方面对传统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方法的改进。但是在恶性肿瘤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还未出现革命性的进步,所以对恶性肿瘤的研究是极具挑战性和艰巨性的,同时又是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成功机遇。
温州医科大学肿瘤学专业成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浙江地区较早的临床肿瘤学科,肿瘤学硕士点建立于2001年,拥有一批教学经验丰富、临床及科研技术扎实的著名专家:肿瘤外科治疗学专家张筱骅、郭贵龙教授等;肿瘤放射治疗学专家谢聪颖、邹长林教授等;肿瘤介入治疗学专家虞希祥教授等。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14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5人,已经培养肿瘤学硕士研究生40余名。
曾获国家级科研奖1项,省部级奖8项,获其他科研奖共4项,科研成果被采用共2项。目前承担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共20余项,其中张筱骅教授所承担的《甲状腺癌基因组学研究》课题获国家“863计划”专题资助。1998年至今发表国内外论文共1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共1部。在肿瘤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及肿瘤外科学进展研究方面,本专业在浙江省内处于一定的领先地位,并且近年来受省卫生厅优秀青年基金资助,在相关国际性杂志上有50余篇文章发表。
专业研究生培养分外科肿瘤学、放射肿瘤学和介入肿瘤学三个大方向:外科肿瘤学方向着重于大肠恶性肿瘤、乳腺癌和甲状腺癌等外科治疗学相关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放射肿瘤学方向着重于放射增敏机理的临床基础研究与肿瘤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擅长肺癌,食管癌,胃癌和膀胱癌的综合治疗和鼻咽喉癌的强调放疗;介入肿瘤学方向着重于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的介入治疗。
主要研究方向:
方向一:肿瘤外科治疗学(带头人:张筱骅、郭贵龙主任医师);
方向二:肿瘤放射治疗学(带头人:谢聪颖、邹长林主任医师);
方向三:肿瘤介入治疗学(带头人:虞希祥主任医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