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考研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考研面试增加印象分,实用新型专利包过申请发明专利申请并不难,代写全部材料,轻松申请!包过加急版发明专利申请,保研、考研面试加分利器!破格复试、破格录取交流
查看: 2001|回复: 0

专业介绍#北京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理论物理专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1 07: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明专利申请,代写全部材料。
理论物理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和基本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既是物理学的理论基础, 又与物理学乃至自然科学其它领域很多重大基础和前沿研究密切相关。展望二十一世纪,理论物理的发展将会有很好的前景。北京大学(原)理论物理研究室和(现)理论物理研究所是原高教部确定的全国高校理论物理学科的第一个研究室和研究所。北大理论物理是原国家教委确定的第一批重点学科之一。北大理论物理学科有优良的传统, 王竹溪、彭桓武、胡宁、杨立铭等著名老一辈理论物理学家曾在这里长期执教。建国以来,北大理论物理专业为国家培养了两弹一星功臣于敏、周光召和1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敏、周光召、冼鼎昌、甘子钊、苏肇冰、吴杭生、徐至展、霍裕平、张宗烨、陈难先、杨国桢、雷啸林、夏建白、周又元、赵光达)、3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苏肇冰、冼鼎昌、陈创天),以及许多在我国教育和科学研究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学者。本学科点覆盖面广,优势突出。在理论物理的主流前沿方向上具有坚实的研究基础和较强的实力。本学科点队伍整齐、实力雄厚,凝聚了一批学术造诣精深和富有创造精神的专家学者,其中中科院院士二人, 长江学者一人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三人。这一研究集体已作出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工作,目前继续招收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主要有:
1.粒子物理理论
具体包括强子物理(如粲偶素物理、自旋物理、格点规范等)、标准模型和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如CP破坏、辐射修正、超对称的量子效应等)等。该方向研究集体是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全国唯一一个理论物理方面的“创新研究群体”。
2.原子核理论
具体包括如原子核内的夸克自由度、极端条件下的核结构、原子核的代数模型及微观基础、原子核的集体运动模式及其相变、超重核的结构及合成反应、核天体物理、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强相互作用物质的成分、形态、相及相变等。
3.场论和宇宙学
包括如弦理论、共形场论、非对易几何、宇宙甚早期演化及宇宙结构等。
4.凝聚态理论和统计物理
包括介观体系输运性质和强关联系统统计模型、高温超导理论、强电磁场等极端条件下凝聚态物质的性质等。
5.计算物理及其应用
包括多粒子系统的研究方法、对称性理论和方法、模拟计算方法等。自1996年以来, 本学科点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多篇, 其中有一批在国际上有相当影响的工作。按照SCI和SLAC-SPIRES的检索结果,本学科成员的论文被他人引用几千次,这充分说明了这些工作的原创性和影响力。本学科成员1996年以来出版专著和教材20余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国家优秀教材奖12项(其中一等奖 3项)。承担了量子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理论力学、数学物理方法等本科生主干基础课和高等量子力学、量子场论、量子规范场论、量子场论专题、微分几何与拓扑学、粒子物理、广义相对论、宇宙学、中高能原子核理论、计算物理等十多门研究生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撰写了几十部高水平的专著和教材(其中许多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材) ;培养了百余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多人次获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自2001年以来,有4人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在原国家教委和现教育部组织的两次全国高校重点学科评选中,北大理论物理学科均获得全国高校第一。
研究人员及其研究方向、联系方式如下:
姓名性别职称研究方向1研究方向2联系方式博导/硕导备注
苏肇冰教授密度矩阵重整化方法强关联电子系统,量子Hall效应62752901博导院士
赵光达教授粒子物理理论 62766612 yaochao@pku.edu.cn博导院士
李定平教授高温超导理论极端条件下凝聚态物质的性质62755608 lidp@pku.edu.cn博导
李重生教授粒子物理理论 62761159 csli@pku.edu.cn博导
刘 川教授格点场论与格点规范场论非微扰与强关联系统及数值模拟62753316 Liuchuan@phy.pku.edu.cn博导
刘玉鑫教授原子核物理理论计算物理62757177 liuyx@mail.phy.pku.edu.cn博导
马伯强教授粒子物理理论计算物理和应用62765708 mabq@pku.edu.cn博导长江特聘
马中水教授低维细小电子系统中的关联超晶格中的电子动力学62757064 mazs@phy.pku.edu.cn博导
郑汉青教授粒子物理理论量子场论62761143 zhenghq@pku.edu.cn博导
朱世琳教授粒子物理理论 62757214 zhusl@th.phy.pku.edu.cn博导长江特聘
朱守华教授粒子物理理论LHC/ILC物理62761156 huald@th.phy.pku.edu.cn博导
陈斌教授弦理论宇宙学62753373 bchen01@pku.edu.cn博导
邓卫真副教授中高能核物理核结构62761160 dwz@th.phy.pku.edu.cn博导
张大新副教授电弱理论B物理,CP破坏62761158 dxzhang@phy.pku.edu.cn硕导
陈晓林副教授中高能核物理核结构62752990 xlchen@th.phy.pku.edu.cn硕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111考研网论坛

GMT+8, 2025-2-2 15: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