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考研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考研面试增加印象分,实用新型专利包过申请发明专利申请并不难,代写全部材料,轻松申请!包过加急版发明专利申请,保研、考研面试加分利器!破格复试、破格录取交流
查看: 492|回复: 0

专业介绍#15年中国人民大学考研究生专业介绍#国民经济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23 10: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明专利申请,代写全部材料。
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学专业介绍
一、本专业为硕士、博士点
二、专业概况
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学专业是国家重点应用经济学学科,是我国高校国民经济学专业建立最早、培养人才层次最为齐全、培养人才规模最大的教学和科研单位,1988年即被评为重点学科,研究方向覆盖国民经济学的主要领域。该学科坚持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围绕我国经济发展和体制转轨过程中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系统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分析,在宏观经济管理、投入产出分析和产业经济学领域取得了的开创性研究成果,居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
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是国内国民经济管理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单位之一,从1953年开始招收和培养国民经济计划专业的研究生,1981年11月成为首批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1984年1月成为首批博士学位授予点。现设有博士研究生专业1个---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专业2个---国民经济学、国防经济;本科专业1个---国民经济管理;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国民经济学专业1988年首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点,在2001、2005年的国家重点学科评选中再次被评为重点学科(重点学科是指经过国家教育部组织评审,在全国各高校本专业中最优秀的学科点)。几十年来,国民经济管理系为国家建设事业培养了6000多名各类毕业生,有不少毕业生已成为中央和地方政府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及高校和科研部门的知名学者,文革前后均有毕业生担任了省部级领导干部。在建国后的若干年中,全国计委系统的大多数干部和全国各高校本专业的大多数骨干教师都毕业于本系,国管系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内同行中,本系以历史最悠久、师资队伍规模最大、培养层次最齐全、注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特色而著称。现有在校学生330余名,其中近50%为研究生。2006年1月,为进一步整合学术资源,加强经济学科建设,提升经济学综合研究水平,与原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合并,组建新的经济学院。
2000年以来,共出版专著、教材40余部,论文400多篇,承担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得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等省部级科研成果20余项,其中包括北京市科技进步奖。2000年以来,国民经济管理系骨干教师主持了联合国儿基会、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以及国家发改委、北京市发改委的“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10余项研究课题,其中不少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三、主要研究方向
1.宏观经济管理2.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3.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4.宏观经济数量分析方法与模型
四、培养目标
(一)博士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面向二十一世纪,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功底,具备宽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熟练掌握现代以及最新的计算技术和数量分析工具,全面和深入地了解中外社会经济发展与管理经验的战略性人才。学生毕业之后能够胜任各级政府和各类大型企事业机构所需的发展战略与规划、社会经济预测、社会经济政策分析、综合协调管理及与之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
(二)硕士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面向二十一世纪,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功底和宽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充分掌握现代计算技术和数量分析工具,全面了解中外社会经济发展与管理经验的高层次人才。学生毕业之后能够胜任各级政府、中外银行金融组织和各类大中型企事业机构所需要的发展战略与规划、社会经济预测、社会经济政策分析以及综合协调管理等工作。
(三)学士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面向二十一世纪,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功底和宽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掌握现代计算技术和数量分析工具,了解中外社会经济发展与管理经验的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各级政府社会经济管理、各级银行金融组织的综合管理、大中型企事业机构管理等工作。
五、师资力量
我校经济学院国民经济管理系是从事国民经济学科建设的单位,现设有三个个教研室,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教研室、宏观经济理论与方法教研室和经济安全与国防经济教研室。本系现有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12人,70%的教师获得博士学位,近50%的教师有在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从事访问进修一年以上或获得学位的经历。另根据工作需要,聘请了刘鹤等国务院经济部门负责人为兼职博士生导师。
六、对外学术交流
本专业十分重视与国内外教育界、学术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多位教授担任着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全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中国数量经济学会、中国价格协会等全国性经济学术团体的领导职务,是多个全国性学会的理事长单位,与国内同行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本系现职教师中,有10位教师曾在西欧、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长期进修和学习,先后有10余名外国留学生在本系攻读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
七、主要课程
(一)博士课程
1.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2.外国语3.计量经济分析4.经济中的优化方法5.统计模型及应用6.国民经济方法研究7.国民经济理论专题研究8.转轨阶段的制度分析方法9.经济安全的产业与区域分析10.新范式宏观经济学
(二)硕士课程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2.第一外国语3.计量经济学数理分析方法4.中国宏观经济学方法论研究5.高级微观经济学6.高级宏观经济学7.财政经济学8.国际经济学9.宏观经济管理10.宏观经济数量分析方法与模型11.产业结构与政策分析12.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研究13.社会发展与政策14.宏观经济监测预警15.政府管理行为分析16.外国宏观经济管理17.投入产出分析前沿专题18.金融监管学19.国民经济统计分析20.商业银行市场结构研究21.国家战略专题研究22.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
八、学生毕业去向
由于本学科学生培养贯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要求,近几年以来学生就业率一直偏高,毕业去向广阔而多样。2000年以来,每届本科生一次性签约率均在70%以上,另有20%%以上的学生考研或出国深造;每届硕士生一次签约率均在90%以上,另有10%左右的学生选择读博或出国深造。学生毕业去向中,约有30%的学生选择去政府机构,40%的学生选择去银行金融机构,20%的学生选择去中外企事业单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111考研网论坛

GMT+8, 2025-2-3 02: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