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主要包括两个时期,一个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另外一时期就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2-1956)。今天,小编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考研政治中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相关知识点。
经济上,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度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度的形式。主要经济成分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居于领导位置的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占有绝对优势的是农业和手工业为主体的个体经济。
阶级上,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对应的矛盾就集中表现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之间,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剥削阶级是被消灭的对象,作为可以接受共产党和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力量,又是团结和改造的对象。党还在过渡时期提出了路线,经历了一个过程。党和毛泽东对于何时向社会主义过渡、怎样过渡的问题,经历了一个从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到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即逐步过渡的发展变化过程。
之所以能够从一举过渡向并举过渡认识的变化,主要在于从1949到1952,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主要是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在完成土地改革以后的农村及时地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在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采取对私营工商业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等方式,广泛发展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这些都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基础。 |
|